|
非洲的市场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的。很多人一讲到非洲可能会觉得那里贫穷落后,买不起中高档产品,但其实非洲使用的一直都是欧洲产品。非洲市场是多样化的,有地摊、路边帐篷店、连锁店和专门店等。
一开始非洲人不知道怎么摆地摊,是中国人教会了他们。中国人在非洲摆地摊非常赚钱,比如说一些珠宝首饰,挂坠、檀香扇、珍珠挂坠之类,在国内卖一两块钱,在非洲可以卖十几美元,而衣服、手电筒、手表、瓷器、风灯、打火机等在非洲卖的价格非常高,最早去非洲的中国人都是这样发达起来的。
非洲的帐篷店跟地摊有些不一样,但也比较简易,档次也较低,在非洲非常普遍。
介于帐篷店和地摊之间还有一种移动商贩。在非洲堵车特别厉害的地方,都有移动商贩,向你售卖矿泉水、餐巾纸。
还有家族商店。印度人、巴基斯坦人、黎巴嫩人在非洲的时间更久,以前有印度人作为奴隶或雇工,被欧洲人带去了非洲。后来欧洲人发现印巴人很有经营和管理的头脑,所以让他们经营一些商店,就成为了家族商店。非洲有很多家族商店,虽然不及法国、英国的层次高,但也是很不错的。货源可能来自中国、欧洲或其他地方,但并不是品牌店。
另外非洲有超市, 像家乐福、Shopping Mall等等。在非洲,印巴人、黎巴嫩人、中东人开的超市比较多。
超市中还有专卖店,专卖店层次较高,一双鞋卖到300美元,衬衣也卖几百美元,塑料制品、家用、手机等全是从欧洲、美国、日本进口。
中国商品很少在专卖店里,在超市里有一个拐角,在家族商店有一小片,在帐篷店有一大片,在地摊上几乎全是我们的产品。
但是随着中国与非洲经济的发展,中国和非洲的产品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看到了华为、中兴、海尔、海信、青岛啤酒、奇瑞、长安汽车等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产品进入了非洲。
非洲人的消费习惯是买品牌产品,还有就是有钱就花掉。中国人在非洲开企业和工厂,工资都是一个星期发一次,因为非洲人消费习惯是有钱要全花掉。
另外不要把非洲当作可以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地方,其实非洲人需要的是品牌、品质、档次、形象和满足感。所以我们需要转变我们对非洲的观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