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们碰到好几件类似的案例,工厂审核后,一直没有得到最终客户的反馈。经我们再三催促,工厂找到外贸公司,外贸公司找到国外的进口商,最后才得知进口商看到审核报告后,看到上面有不少的问题点,很多都是违反当地的相关法规,他们觉得非常严重。第一反应是,这个审核没有通过,更不要说敢将这样的审核报告发给最终客户。不少的进口商甚至马上要求出口工厂必须100%进行改进,等问题改好后再进行审核,期望最终将一份非常漂亮的审核报告给到客户,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审核,最终拿到订单。
那么,进口商这样的做法对不对呢?
其实,很多进口商根本没有弄清楚最终客户对工厂的评估要求,不知道最终客户评判工厂合格的标准。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有问题,尤其是问题点比较多的审核报告,肯定是不行的,结果他们再三督促工厂进行整改,期望能拿到一份几乎没有问题的审核报告,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一方面,工厂不可能没有任何问题,即便工厂再配合软硬件条件再好,工厂只要在运转,验厂多少都会有问题;另一方面,有时候为了得到一份好的报告反而会弄巧成拙,因为真实的情况难以做到十全十美,那就会诱发弄虚作假结果问题会更大。即便真的想尽一切办法拿到接近零问题的审核报告,最终客户反而更不相信报告的真实性,甚至会安排另一家审核机构进行突击审核以确认工厂实际情况,这样几乎是凶多吉少。
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在进行每个客户的审核之前,要弄清楚该客户确定的可接受标准。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可接受标准。有些客户要求高,有些客户更加务实,强调工厂的透明性,允许出现问题持续改进,不影响订单。在了解了客户的具体要求后,对于审核出现的问题点,专业的咨询公司基本可以初步判断出来是否会被最终客户接受。对于虽然问题点比较多但是还是能符合目标客户要求的审核报告,要敢于及时提交,以免浪费商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