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论坛 - 跨境电商学习交流平台,发布最新最及时的跨境电商资讯及行业头条,分享海外电商平台招商政策,店铺运营经验,跨境实用工具资源以及跨境第三方业务合作信息。
查看: 1742|回复: 1

上帝制造了一切?不,是中国制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8 22: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这么一段对白:牧师说:“如你所知,在世界上,上帝制造了一切!”
这时候,听众中的一个小孩站起来大声说:“牧师,你错了,现在是中国制造了一切。”
……
第一次境外出差是去雅典,回国的时候发现因为带了很多纪念品,原来带的箱子已经不够放了,于是临时去Omonia的一家卖场买了个Champion的背包(因为当时酷爱美国男篮,而Champion 是美国男篮的赞助商)。

回来以后清洗背包时才发现里面的洗标上印着“Made in China”,为这事儿沮丧了好久。

再后来经历多了,发现这根本不算个事儿。一百多年前,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中国国门,大量的廉价商品涌入中国,最终导致中国传统手工业在清末崩溃。现在看来,中国制造对世界的冲击不亚于百年前。

多年前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提出“中国威胁论”,当然,这个“威胁论”更多是基于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按我们官方回应来说就是,中国保持合理的国防力量是为了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是为了对外扩张。简而言之就是,无稽之谈。

但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军事威胁论”虽然是无稽之谈,但“经济威胁”却是真真切切的。
我相信,大多数做出口生意的企业都会认为,尽管不乏血本无归的案例,但相比较而言,外贸生意还是比内贸好做不少。这个好做,可不仅仅指市场容量。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外贸大军,想去那些传说中陌生的黄金之地分上一杯羹。

从国内的政策来看,各种补贴、退税原本是为了鼓励出口创汇,但到了后来,已经成为很大一部分出口企业的利润来源。他们以不计成本的血拼态势奔出国门,在赚取微薄之利的同时也为整个行业引来灭顶之灾。

当然,这么去说反倾销的由来是不公平的,恶意的价格竞争只是诱因罢了。对于现在的“世界工厂”来说,反倾销调查其实是个绕不开的坎。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有贸易的地方就必定会有争端,反馈到对外贸易中则就是我们看到的层出不穷的各种壁垒。

数不胜数,防不胜防。只能用这些词语来形容对华反倾销浪潮之汹涌。

毋庸置疑,欧美始终是对华反倾销的领军势力。据了解,过去4年,美国针对中国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的贸易诉讼超过此前8年的总量。

他们挥舞大棒,后面的跟随者渐渐多了起来,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印度、阿根廷、巴西、秘鲁、南非、泰国……在这些狂热的追随者中,印度等金砖国家无一漏网,而巴西等拉丁美洲国家更是接踵上演了不间断对华反倾销的大戏。

“美国和欧盟是领头羊,而拉美国家的反倾销税最高。”宁波拓远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转口部经理程军文说。由此来看,拉美已经成为对华反倾销中的一支强势力量。

再看涉及的产品,大到光伏、轮胎、汽车、钢材,小到陶瓷餐具、保温瓶、蜂蜜、眼镜、发梳……可谓无孔不入。究其原因,程军文认为,遭受反倾销,通常有几种情况。

“一个是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一个是中国产品在当地具有一定占有率并且具有强劲增长势头之后,引起了当地政府的注意。比如中国服装占墨西哥65%的市场份额,导致墨西哥对中国服装收取了533%的高额反倾销税。还有一个是中国出口企业自身的原因。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往往将产品价格压得很低。”

事实上,遭到反倾销的不一定是质量很高的产品,市场占有率非常关键。由于价格低,中国商品在全球很吃香,特别是非洲、东南亚、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比如工程机械产品,主要出口到非洲欠发达国家。中国产品本身性价比高,再加上外贸人的辛勤耕耘,在当地市场取得较大份额是常有的事。

一个例子是,近来中国陶瓷餐具频繁遭受来自欧盟、阿根廷、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调查。而据了解,目前中国已成为陶瓷餐具第一大生产国,产量约占全世界的60%,在欧盟市场占有率超过50%。

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当地市场需求也大,中国产品与当地同类产品的竞争相对有所弱化。一旦经济有所放缓,比如现在全球范围内需求疲软,当地就会认为中国企业抢了他们的饭碗,拿反倾销来保护自己的民族企业在所难免。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22: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几年,成本上升、贸易保护等因素围追堵截,削弱了中国制造的光芒,但其竞争力强的优势短期内不会改变。华为在美国受阻,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制造的强大。

中国制造的“攻击性”和生存能力世所罕见,18年的围追堵截都始终没有能够削弱中国人占领世界市场的决心。但与之相反的是,中国企业在面对反倾销时的态度却是羸弱不堪。

当面临反倾销税时,大部分企业选择被动接受,仅有少数企业主动出击应诉。一些小型出口企业认为,他们出口量本来就小,涉及资金不多,跟着大企业去应诉,其中涉及的费用可能超过反倾销带来的损失,因此应诉的积极性不高。而其中也不乏一些心存侥幸的企业。

不过,从积极应诉反倾销的结果来看,尽管应诉可能不会改变反倾销的事实,但或可降低反倾销的税率。其实从宏观的角度看,一波又一波蛮横的反倾销浪潮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许多年来,中国制造业正是在这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产业的升级。阵痛不可避免,也许我们换个角度去应对这个问题会让自己的心态平复一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发布政策|跨境外贸论坛

GMT+8, 2025-5-11 03:46 , Processed in 0.041303 second(s), 22 queries .

跨境外贸论坛 - 跨境电商学习交流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