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论坛 - 跨境电商学习交流平台,发布最新最及时的跨境电商资讯及行业头条,分享海外电商平台招商政策,店铺运营经验,跨境实用工具资源以及跨境第三方业务合作信息。
查看: 743|回复: 0

家具出口订单火爆!带来“甜蜜的烦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31 16: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家具出口订单火爆

带来“甜蜜的烦恼”

Tradesns.  com

海外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海外不少企业陆续实施在家“远程办公”计划,纷纷抢购来自中国的家具。

不过,订单火爆给国内的家具企业带来“甜蜜的烦恼”。面对旺盛需求带来的集装箱短缺,产业链企业各出奇招应对,包括拼柜、多用途船替代集装箱船运货等,绞尽脑汁以求尽快出货。

订单量超预期

今年10月,微软公司首先对外宣布,明年将允许员工继续在家工作。此外,美国多家互联网公司宣布员工可以继续在家工作。

记者从浙江台州多家家具企业了解到,家居行业出口空前火爆,许多工厂订单已排到年后。

业内人士认为,居家办公方式兴起将催生新办公生态,不同的工作方式,需要不同的办公设施、办公家具来支撑。疫情发生以后,海外不少线下门店停业了,但长期宅在家里消费者对家具需求没有减退,并逐渐将购买需求转移到线上。

三季度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加速恢复,不少平时注重内销市场的家具企业,出口订单火爆程度超出预期。

在“中国家具之都”佛山和“椅业之乡”的浙江安吉,整个产业链迎来一轮行情,订单暴增、配件供不应求。家具企业招工扩产,并加班加点生产运输。佛山某家具企业数据显示,这次出口订单集中爆发从8月份开始,其北美市场订单增长了100%,欧洲地区增长70%左右。

同时,“宅经济”进一步催生网购热潮。以阿里巴巴旗下跨境电商速卖通为例,9月份平台上大件家具销售额同比上涨3倍,居家办公椅在欧洲市场销售额增长500%,沙发销售额同比上涨超过200%,大型室内灯具上涨超过50%,紫外线杀菌灯同比增幅近200%。

祭出“拼柜”高招

不过,订单猛增,出口企业却面临“甜蜜的烦恼”。受全球疫情影响,集装箱流转速度放慢,国内出现集装箱短缺的情况,甚至到了“一柜难求”的地步。

6月份以来,外贸企业就开始意识到集装箱缺货现象,企业需要提前预定集装箱。近期,集装箱紧缺问题仍没有得到缓解,出口商提前预定时间不断加长,从一周、10天一直拉长到20天、一个月,有的时候甚至需要摇号拼运气。

“目前海运方面不用摇号,部分新开的铁路运输路线确实存在摇号的情况,比如去俄罗斯等内陆国家和地区。这些新开的路线运力比较紧张。”上海某货运代理公司业务人员告诉记者。

上海航交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出口集装箱价格指数从5月低于850点,一路飙涨到12月18日的1488.72点,创近年来新高。

跨境物流成本面临上涨。海运网数据显示,美国航线的集装箱海运价格持续暴涨。从6月起,美西、美东航线的舱位开始紧张,当月环比涨幅分别为28.4%和20.9%,较今年年初翻了一番。上海至美国西海岸基本港的集装箱运费达到8年来最高水平,一个集装箱到美国西海岸航线的运费已冲破5000美元。

集装箱紧缺,但面对旺盛需求交付时间不能耽误。为此,外贸企业绞尽脑汁各出奇招加快出货。

有的跨境物流平台推出了“拼柜”集装箱服务,多个商家的订单拼单发往海外。船公司运至港口后,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将货物分拆至不同地点,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上门运输服务。

此外,由于集装箱船运费高涨,有的航运公司启用多用途船替代集装箱船运货。

企业盈利向好

7月份以来,我国家具行业出口就开始出现回暖迹象。据中国家具协会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家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6418家,全行业累计出口240.77亿美元,同比下降11.98%。而1-7月份,规模以上企业为6457家,全行业累计出口299.41亿美元,同比下降6.46%。这意味着7月份单月家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了39家,单月出口额为58.64亿美元。

家具出口行业持续回暖,已反映到了相关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主要从事家具产品销售的喜临门第三季度业绩亮眼,实现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2.47%,环比增长42.21%。其中,主营业务家具板块实现扣非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28.96%,环比增长57.37%。

浙江永强专业生产户外休闲家具,产品销往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市场。由于“宅经济”促使海外市场家庭花园休闲用品需求大增,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4.84亿元,同比增长35.50%。公司预计全年净利润为6亿元至7.5亿元,增长幅度为20.00%至49.99%。

全球疫情蔓延使得国际人员流动难度增大,过度依赖线下交易的出口企业订单一度被按下暂停键,使得国际贸易加速向线上迁移。浙江永强看到了这个新变化,设立全资子公司宁波永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参与投资设立一家专业从事户外家居用品领域的跨境电商公司。

作为国内办公椅生产的龙头企业,恒林股份大力推动跨境电商业务,投资成立跨境电商海外运营公司,并自建海外仓储物流基地和跨境电商仓库。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87亿元,同比增长51.1%。

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申万家具行业营业收入排第一的是欧派家具,为97.32亿元,顾家家居位居第二,为85.45亿元。

家居板块备受市场关注,不少券商机构发布策略报告看好明年家居行业的投资机会,并指出需求持续复苏,行业拐点向上趋势明确。未来1-2年房地产市场逐渐回暖,抬升家居市场需求。长期看,伴随经济复苏、消费升级等趋势,行业成长性将具备支撑。此外,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企业将斩获更多市场机会。



02

疫苗争夺战愈演愈烈

全球抗疫形势依然严峻

Tradesns.  com

近日,欧盟、阿根廷和新加坡等多国相继宣布实施为民众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计划。截至2020年的最后一天,全球累计约有40个国家开始或即将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这对即将到来的2021年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但在病例激增和病毒变异的严峻形势下,疫苗的研发和生产依然是一场和时间赛跑、同生命竞渡的未知较量。同时,在分配等领域,“疫苗民族主义”成为横亘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道鸿沟。

当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仍不容乐观。岁末年初,盘点一年来全球疫苗研发的种种努力,展望明年疫苗是否会给终结这场大流行疾病一个时间表时,国际舆论场上,乐观情绪和悲观情绪同在。在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世界应更加警醒: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除非人人都安全,否则无人会安全”。

疫苗接种 —“隧道尽头的光芒”

近日,疫苗接种计划在一些国家迅速展开。综合外媒消息,12月29日,阿根廷开始使用30万剂俄罗斯的“卫星V”疫苗为公民接种。同日,新加坡为其医护人员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摩洛哥卫生部日前宣布,向中国医药集团和英国阿斯利康公司订购共计6500万剂新冠肺炎疫苗,之后将启动计划为该国80%的成年人口进行疫苗接种。欧盟已从当地时间12月27日起为区域内4.5亿人口启动了正式的大规模接种计划。

“希望”“里程碑”“新的开始”,当今年12月美英等国民众开始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这些积极的词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媒体报道中,替代了“绝望”“混乱”与“遥遥无期”。正如这种转变折射出的期待,疫苗被人们视为让世界重回正轨的决定性力量。

对疫苗这种“高科技武器”的试验和期待贯穿了2020年全年。12月22日,世卫组织更新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正在进行研发的新冠肺炎疫苗共有233支,其中61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进入临床三期试验阶段的有十几支。近日,美国、英国、俄罗斯、土耳其、巴西、阿联酋等国均公布了各自使用疫苗的高有效性。

与这些好消息同时,坏消息也并肩而至。近日,英国、加拿大、意大利、瑞典、澳大利亚、西班牙、黎巴嫩、丹麦、韩国等国都报告了新增变异新冠肺炎病例。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疫苗出炉使大家纷纷寄望于疫情可在数月内获得缓解,但多个国家相继发现感染性更强的变异病毒,似乎发出不要放松警惕的警告。

尽管多国开始进入全面接种疫苗的跑道,但各国政府都未敢放松警惕,积极在圣诞和新年假期中组织备“战”。奥地利、英国的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在圣诞节第二天,再次宣布限制人口流动的措施。爱尔兰、意大利则在圣诞假期前就宣布了重新“禁足”计划。自12月28日起,日本祭出空前严厉的“禁止大多数非公民入境五周”的措施,美国开始要求从英国入境的人员提供出发前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日前表示,新冠肺炎疫苗研发进展使人们开始看到“隧道尽头的光芒”,但要结束新冠大流行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即使疫苗已推出,人们也需坚持遵守防控措施。

疫苗分配 —“不平等问题难以解决”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近日预测:在“2021全球大趋势”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疫苗争夺战”。“除了疫苗外交,国家内部和国与国之间,将会展开一场谁该获得、何时获得疫苗的争夺战。”相关文章称,随着首批疫苗供应数量大幅提高,众人关注的焦点将从研发疫苗的壮举转移到同样艰巨的任务:分配疫苗。

“当前,全球疫苗缺口很大,生产速度远远跟不上需求的增长速度,导致疫苗争夺很激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王义桅对本报表示,新冠肺炎疫苗可能需要每个人不只接种一次,运输和保存条件很苛刻,生产和使用成本很高。更严重的问题是:很多发达国家内部疫苗分配不均衡,很多发展中国家用不起疫苗。

美联社报道称,在制药业明年预计生产的约120亿剂药物中,约90亿剂已经被发达国家预订。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苗的年产量保守估计在20亿至40亿剂之间。面对未知风险,财力雄厚的国家抢购疫苗,将导致大量的发展中国家只能望“苗”兴叹。

为应对疫苗分配不平衡等问题,由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和世卫组织牵头成立的“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旨在为所有国家寻找有效疫苗,目前已有近190个国家和经济体加入这一机制。12月18日,世卫组织透露,COVAX已获得近20亿剂疫苗供应协议,如疫苗获得批准,参与计划的低收入经济体或能从明年上半年开始接种疫苗。但有舆论担心,仅依靠国际组织筹集到的有限资金以及少数的直接订单,全球疫苗供应及分配的不平等问题依然难以解决。

复旦大学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张贵洪表示,疫苗接种对控制病毒和疫情至关重要,疫苗合作能否成为全球抗疫的转机和全球卫生治理的契机,取决于所有人的选择。如果能在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主导下,把疫苗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在研发、生产、调配、援助等方面开展全球协调,尽最大努力和可能惠及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脆弱国家和弱势群体,将为疫情后的世界带来希望。相反,如果继续“各自为战”,甚至把疫苗作为一种政策工具而将其“政治化”,则全球抗疫很有可能出现新的“疫苗鸿沟”。

“在全球愈演愈烈的疫苗争夺战中,中国倡导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积极加入COVAX,展现了中国的技术自信、战略自信和大国担当。”王义桅认为,中国优先向欠发达国家提供疫苗,用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此外,在金砖峰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等多边场合,中国积极推动开展广泛深入的疫苗国际合作。

疫苗效力 —“保护时间还不能下结论”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12月25日报道,流感病毒是“伪装”大师,每年都有能力产生新的毒株来测试疫苗的功效:它具有专门的机制来合成其遗传物质核糖核酸(RNA)的模块,就好像乐高积木的不同板块可以互换以生成不同的功能一样。报道称,新冠病毒似乎是一种稳定的病毒,平均每月突变两次,其适应人体的策略是让RNA拥有庞大且易变的基因组。然而最近几周在英国发现了大量突变毒株,超出了预期,并引发了有关其遗传多样性是否会影响疫苗效力的疑问。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近日强调,由于新冠病毒出现还不到一年,疫苗能提供多长时间的保护还不能下结论,但一些数据显示,疫苗保护期在半年以上是没有疑问的。

新冠肺炎疫苗有效期的不确定或将导致人们需要定期接种疫苗。但令人担忧的问题是:有多少人愿意接种疫苗?世卫组织早在2019年就警告称,“疫苗接种迟疑”是对人类健康的十大威胁之一。近期刊发在《自然医学》杂志上的一篇调查报告显示,不同国家和地区民众对新冠肺炎疫苗的接受度有巨大差异,有近90%的中国受访者愿意接种“经过验证的、安全有效的疫苗”,但也有国家的民众接种意愿甚至不到60%。

尽管所有人都希望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终结能有一个时间表,但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现在依然很难判断“终结”会是以怎样的定义出现。麦肯锡认为,一种可能是,通过疫苗接种实现“群体免疫”,尽管人们可能需要像接种流感疫苗一样定期接种新冠肺炎疫苗,但病毒的广泛传播威胁将消失。另一种可能则是仅有高危人群接种疫苗,各国还需要依靠快速准确的检测、治疗方式的改良以及公共卫生对策的加强,来保持一种“新常态”。

“2021年,人们可能仍然会持续生活在病毒与疫苗的‘冰与火’共存的世界中。”美国耶鲁大学全球健康政策与经济学副教授陈希表示,在麦肯锡提出的两种状态中,人们会逐渐从第二种向第一种过渡。疫苗的作用取决于它的有效性、产能和供应链以及民众的接种意愿,但目前这三方面都存在各自的问题。

大规模接种疫苗的目的是通过阻止病毒传播实现群体免疫。但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日前表示,全球在接下来的6个月中必须保持警惕,因为即便新冠肺炎疫苗问世,仍需要一段时间让大部分人得到接种,2021年年底前不会出现“群体免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发布政策|跨境外贸论坛

GMT+8, 2025-5-10 09:32 , Processed in 0.035974 second(s), 17 queries .

跨境外贸论坛 - 跨境电商学习交流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