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论坛 - 跨境电商学习交流平台,发布最新最及时的跨境电商资讯及行业头条,分享海外电商平台招商政策,店铺运营经验,跨境实用工具资源以及跨境第三方业务合作信息。
查看: 484|回复: 0

企业进化的逻辑,适者生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21 13: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从肺炎病毒肆虐之后,全球四面八方搜集来的口罩纷纷进口我国,日本口罩货架常有被售空,亚马逊上的口罩和医疗用品大卖特卖,全球旅游业也因为肺炎疫情产生了阵痛,星巴克关闭近半数的中国门店,苹果和麦当劳也关闭了部分店铺,印度的汽车零件告急……除了这些之外,全球各国的经济已发生了哪些肉眼可见的变化呢?

韩国消费者购物方式发生改变
据外媒报道,受肺炎疫情影响,韩国消费者正越来越多地转向网上购物,大部分的人周末会呆在家里,取消了与朋友见面的计划,而订餐,不过她现在正考虑在网上购买预制食品或自己动手做饭。
受到新型冠状病毒影响,Tmon的家庭和食品销售额也猛增了300%。杂货配送平台Market Kurly在周日关闭了冷藏产品的订单,因为冷藏产品的订单激增。随着网络购物的越来越火热外,另一方面,依赖线下交易的大大小小的企业的担忧也在逐渐增加。
日本:冲击本地的旅游业,或担心威胁东京奥运会
日本政府观光局的统计显示,2019年访日的中国大陆游客人数达到959.4万,占全年世界各地访日游客总数的3成。以观光和休闲为目的的中国大陆游客,平均每人在日本的旅行支出超过22万日元(约14,000元人民币)。
又因为肺炎疫情的肆虐,中国政府暂停了全国旅行社团队游,未来几个月内以观光休闲为目的的日本游基本停止。按每月游客人数70万计算,每个月观光与休闲相关行业以及零售业的损失估计超过1,500亿日元。
除此之外,日本人担心今年夏天举办的东京奥运会会被取消,之类的“东京奥运会中止”的传言和话题都成为网络讨论的焦点。
而日本在华企业也受到影响,在武汉等湖北地区的日本企业,则是全面停工、停业。比如汽车行业的本田,此次的停工和延迟会对日本供应链产生影响。
全球旅游业遭遇阵痛
根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发布的《2019旅游对全球经济影响与趋势报告》显示,2018年,旅游业为全球经济贡献了8.8万亿美元,这相当于全球GDP的10.4%。在所有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对全球旅游业增长做出了1/4的贡献。美国和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经济体,占全球旅游业总GDP的35.2%。
据澳洲旅行社早前预计,今年也会有成千上万的中国游客涌入澳洲,欢度农历新年。澳洲旅行社此前一直在积极备战。去年2月的农历新年期间,共有68.64万人从中国来澳。
“我损失了15个旅行团,中国是我们最大的海外旅游市场。”77岁的埃杰顿在2月3日接受外媒时表示。在过去的25年里,他一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经营自己的旅游公司“Koala Blue Tours”。中国游客是澳大利亚黄金海岸最大、最有价值的入境游客市场,2019年的消费达16亿美元。
除了澳洲之外,土耳其的新春旅游也备受关注。根据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拉娜·福鲁哈尔的观察,最近在土耳其的经济首都伊斯坦布尔,用250欧元就能住进原定价1000欧元的客房。很多商家打着中文“春节快乐”标语,但是,预料会被中国度假游客订满的酒店却没有什么人。
《福布斯》表示,对于全球旅游业来说,失去快速增长的中国旅游市场,即使是暂时的,也十分艰难。由于疫情影响,严重依赖中国旅游业的亚太地区正经历中国游客缺失带来的损失,而欧洲和美洲部分地区也同样感受到了这种压力。
北美促销行业供应链中断
供应商Logomark 的首席执行官Trevor Gnesin表示,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中国工厂的管理人员担心春节后他们的员工不能按时回来。
Gnesin说道,一些工厂预计员工需要多几个星期才能回来。“我预计供应链会中断,这取决于工人重返工厂需要多长时间。这不会影响立即发货,因为许多供应商在1月25日之前发货。不过,很有可能会影响4月和5月的发货。”
同样,排名前40位的供应商之一Polyconcept North America 已开始收到消息,称中国新年后可能推迟开设工厂。PCNA总裁Nicholson表示:“如果延误超过一两个星期,这显然会产生重大影响。”
“已经有几批货物因为检疫而延误。这将影响我们的北美和欧洲客户。”全球40大分销商之一Geiger的首席执行官兼总裁Jo-an Lantz表示。
全球原材料价格或已出现大跌
据外媒报道,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原材料价格已出现大跌。根据数据显示,如今,中国经济占全球GDP的比重已超过16%。不仅如此,全球一半的工业产品都在中国制造,中国进口的原材料占全球总量的一半。
同时,又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原材料的中国商家延迟或者停工生产,这将导致其他国家的也面临的停工的危险。
当代观察研究所(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Observation)所长刘开明称,当代观察研究所研究中国各地数百家企业的工作条件,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能对许多制造企业构成打击。他表示:“如果能够在2月底之前控制疫情,那么对制造业的影响将是可控的。如果在三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仍然没有得到控制,那么中国的供应链的地位有所降低。”
这场疫情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影响,但换个角度,任何灾难,其实也都是“上帝的礼物”,就看你如何去面对它。

2003年的那场“SARS”疫情,因为恐慌,因为害怕群体接触,于是就有了互联网对传统零售业态的改造,商品和消费者交互的界面就此发生了变化,带来了中国“消费互联网”突飞猛进的进化。
一个国家也好,一个企业也罢,乃至一个行业、一个产业,都应该有一种“与狼共舞”的能力,有一套适应性的机制——一种由一系列“柔性组织”构建起来的“柔性机制”,能够帮助我们从容地去应付“需求弹性”,能够帮助我们从容地去应对“黑天鹅”。
由这次突发“疫情”暴露凸显的,是对“柔性机制”的迫切需求。这将进一步推动以“柔性化供应——柔性化生产——柔性化组织”为核心的基础设施革命,将真正全方位地开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曲线”。
也许,这就是“上帝的礼物”。企业进化的逻辑,同样是:适者生存。
虽说很多商超ShoppingMall门可罗雀甚至“铁将军把握”,但是,自营生鲜平台并提供配送服务的“叮咚买菜”应接不暇,根植在社区熟悉环境里的“康品汇”供不应求;
虽说很多餐饮门店闭门谢客似乎大限将至,但是,也有“菜品产品化”的中央加工厂、餐饮供应链企业忙得不亦乐乎;
虽说线下渠道纷纷受阻,但是,线上交流流量暴增等等。
理由其实很简单,不管怎么样,吃还得吃,用还得用——生活还将继续,企业总有活路。
比如,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直营模式的企业可以排兵布阵统一调度,加盟模式企业大都只能“按兵不动”动弹不得。这固然很难评判对错,每一种商业模式都有它最适宜生长的场景,但也确实暴露了一些企业协同作战能力的薄弱;
比如,“家庭办公”“远程办公”的应运喷发,大规模的“U盘生存”“虚拟生产”,我们相应的技术准备和组织保障,是否切实地跟上?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和保证“超级传播者”个人大IP,愿意和公司捆绑在一起?甚至把你的客户和用户,也都一起捆绑进来,让最终消费者也成为“消费经营者”(Prosumer)?
供应链的柔性、生产服务的柔性、机制体制的柔性、组织的柔性,背后都少不了各种信息技术的支持,少不了各种识别技术、追溯技术、移动办公、机器替代、线上平台、数据连接、网络协同等等技术的发展。等等这些,背后都蕴含着巨大的产业升级,以及创业和投资机会。
灾难面前,有的人看见了抱怨的话题,有的人发现了改变的机会;危机危机,危中有机,企业家、创业者,永远不要浪费任何一场危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发布政策|跨境外贸论坛

GMT+8, 2025-5-16 14:26 , Processed in 0.035457 second(s), 18 queries .

跨境外贸论坛 - 跨境电商学习交流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