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我曾做一些调研和咨询工作,主要客户是印度政府的各部委。一开始很难打交道,摆架子不说,他们都对你一个大老远来的中国人能够和印度政府有什么实质的互动表示非常怀疑。几周之后,我找到了一个屡试不爽的窍门——把印度人的名字,尤其是比较长的南印度人的名字,按他们的方式读出来。记得有一天拜会通信部常务秘书 R Chandrashekhar 的时候,他很惊异地看着我说:这么多年了我是第一个把他名字读好的外国人。破冰之后接下来的交流顺畅了很多。
无论在哪个市场,一些基本的理解和尊重就能够让很多问题变得更简单。比如面对马来西亚华人时,把他们的国家称作“马来西亚”或者“大马”,而不是“马来”;比如在越南用自己的越南语名字,我的就是 Lý Giang Can。
当然,这些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是还是能够沉得下去,愿意多下去看看不管是 B 端还是 C 端客户的真实体验、痛点和需求。多听、多问、多推演,少用经验直接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