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afety Data Sheet(SDS)安全数据表
顾名思义,SDS文件记载的是化学品或混合物的安全数据。根据美国劳动部门颁布的法律,每一位直接接触化学品的人员,比如像研究生、博士后这种在一线科研搬砖的,都需要明白所接触物质的危险性,并通过规范的操作,避免职业暴露带来健康风险,也同时降低对外界环境的威胁。而任职人员所在的单位,也应建立专职部门,为一线科研人员提供指导、培训、监督、后勤等工作。
在过去,数据安全表被称为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MSDS),但却没有统一的格式,每个化学品生产、供应商,各有各的“风格“。近几年,美国的劳动部门颁布新条例,统一安全数据表的编写规范,并将MSDS命名为如今的SDS。而这样的SDS格式,目前已经是全球**。
SDS文档需要展示16项信息:
1. Identification
2. Hazard(s) identification
3. Composition/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
4. First-aid measures
5. Fire-fighting measures
6. Accidental release measures
7. Handling and Storage
8. Exposure controls/personal protection
9.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10. Stability and reactivity
11. Toxicological information
12. Ecological information
13. Disposal considerations
14. Transport information
15. Regulatory information
16. Other information
这里就不逐一列出所有16项应当注明的安全信息。相关规定可以参阅这个网站: https://www.osha.gov/Publications/OSHA3514.html
但光从这16项的标题,我们就可以看出,SDS文档记载了化学品及混合物的重要安全信息,比如是否有毒(包括对实验者和环境),化学性质是否稳定,是否易燃易爆,如何保存,如何运输,如何废弃,应当如何防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