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有个反鸡汤:
比尔.盖茨会告诉你他大学没毕业就去创业,创立了微软,但是他并不会告诉你他母亲是IBM董事,是她给儿子促成了第一单大生意,
沃伦.巴菲特,只会告诉你他8岁就知道去参观纽交所,但不会告诉你他国会议员的父亲带他去的,而接待他的是高盛的董事.
很多人看到这个反鸡汤,恍然大悟,oh,原来如此,美国社会也是要靠关系的。并不是那些鸡汤所说的那样,可以靠自己努力,白手起家,做成伟大的事业。
这些心里阴暗的小人,自认为占据了信息和道德的制高点,或者仅仅为了吸引眼球,编造了反鸡汤文,将一个好端端的励志故事,改编成了变成了一个龌龊苟且的小人得志。 误导那些有梦想有激情,但又不有知识盲区的年轻人,不去探寻事情的真相,探索他们成功的必然性,偶然性,更多的是主观能动性。
让大家放弃努力,甘于平庸。
而真实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呢? 冯诺依曼1946年发明了电子计算机,交给了军方,后来IBM将它请了过去,专门研发计算机投入了将近50亿美元,也让IBM在电子计算机领域一统天下,那个年代,IBM就是当时个人电脑的代名词词。
比尔盖茨看到了IBM做电脑但没有系统,于是做了个DOS系统卖给了IBM,当然跟他的母亲是IBM董事有一定的关系。要是普通的程序员,卖出去,一把收入很多钱, 从此过上富足的生活了, 但是比尔盖兹不是一般人,他要在上面收版权费,把DOS系统与IBM电脑捆绑销售, 这样相当于IBM卖出每一台电脑,他都能够拿到分成。他又打着IBM的旗号,作为宣传,去卖给其他各大电脑品牌。 在联合硬件,软件不断升级迭代,创造了伟大的电子计算机时代,而他成为了世界首富。
如果你在那个年代,会是怎么样,我们不妨大胆设想一下:
你能够了解到到最前沿的科技信息,知道电子计算机吗? 不会! 你可能听都没听过。
你听过了电子计算机,你会知道他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吗? 不会! 你只会觉得他是个没用的庞然大物,还没人的计算速度块。
你知道了他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你有这个技术去做好吗? 没有!在那个年代电子计算机都是新鲜产物,连IBM都没开发出来的系统,不可能会有人能教你怎么
编程,去开发操作系统。而你,更不可能去自学了。
你开发出来了,也有个母亲能够帮助你卖到了IBM,世界首富就还能换成是你了吗?不可能?你最大的可能就是拿着几百万美元,挥霍一空,或者去搞点其他的小生意,完美做过开启伟大时代机会。
所以,即使换做是你,在那个年代,有这个关系,你也有一百种死法,错过这条世界首富之路。
如果简单的将比尔盖茨的成功,别有用心的暗示为他有一个IBM董事的母亲,就是居心叵测,满足一众屌丝的阿Q心理,让我们放弃奋斗,放弃后天的努力, 也放弃了引领时代,至少顺应时代的机会。
当然,也归因于美国的知识产权法,保护专利,让微软只需要努力将自己的产品做好,各大电脑品牌就帮他们捆绑销售出去,成为全世界人名都离不开的操作系统。当时的电脑商觉得着软件都是小钱,主要还是要靠硬件赚钱的,但是跟他预想的刚好相反,最后由于竞争者太多,硬件越来越不赚钱了,反而是软件的利润超乎想象。
后来微软持续开发个人电脑程序,自打Windows3.1发布开始,微软帝国就已经形成。
公众号:外贸女民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