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萨克斯坦
面积为272.49万平方公里,人口有1695万(2014年8月1日)。
哈萨克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截止2014年已探明的矿藏有90多种。煤、铁、铜、铅、锌产量丰富,被称为‘铀库’,此外里海地区的油气资源也十分丰富。1984年产煤12570万吨,商品铁矿石2400万吨。钨储量占世界第一位,铬和磷矿石占第二位。铜、铅、锌、钼和磷的储量占亚洲第一位。此外,铁、煤、石油、天然气的储量也较丰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100亿吨,煤储量为39.4亿吨,天然气储量为11700万亿立方米。
森林和营造林2170万公顷。地表水资源530亿立方米。耕地大部种植以春小麦为主的粮食作物,还产棉花、甜菜、烟草等。哈萨克斯坦经济以石油、天然气、采矿、煤炭和农牧业为主,加工工业和轻工业相对落后。
大部分日用消费品依靠进口。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实施经济改革,分阶段推行市场经济和私有化。主要出口商品:矿产品占75%(包括石油及石油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占13.1%,化学制品塑料和橡胶占4.2%,动植物产品和成品粮占3.4%,机械、设备、交通工具、仪器和仪表占1.4%,其他占2.9%。
主要进口商品:
机械、设备、交通工具、仪器和仪表占40%,化工产品(包括橡胶和塑料)占12.9%,矿产品占12.7%,金属及其制品占12.3%,动植物产品和成品粮占9.5%,其他占12.2%。
GDP(2013年)总计:2248.58亿美元,人均GDP:13048美元。
乌兹别克斯坦
面积为44.74万平方公里,人口有3007.5万(2013年4月)。
乌兹别克斯坦自然资源丰富,是独联体中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经济实力次于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四金”:黄金、“白金”(棉花)、“黑金”(石油)、“蓝金”(天然气)。但经济结构单一,加工工业较为落后。农业、畜牧业和采矿业发达,棉花产量占前苏联的2/3,生丝产量占前苏联生丝产量的49%,洋麻产量占前苏联的90%以上,羊羔皮、蚕茧和黄金产量分别占前苏联的2/3、1/2和1/3。轻工业不发达,62%的日用品依靠其他共和国提供。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储量总价值约3.5万亿美元。乌兹别克斯坦工业在中亚地区举足轻重,天然气、机械制造、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轻纺和丝绸等工业都比较发达。
出口产品有:
天然气、油类、电力、棉花、黄金、能源产品、矿物肥料、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纺织品、食品、机械、汽车。
进口产品有:
油类、电力、机器及设备、食品、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GDP(2013年)总计:567.36亿美元,人均GDP:1892美元。
土库曼斯坦
面积49.12万平方公里,人口683.6万(截至2011年底)。
土库曼斯坦经济结构单一,长期以来一直是苏联的原料供应地,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
主要出口产品有:
天然气、石油制品、皮棉;
主要进口产品有:
粮食、肉类、轻工业品。
GDP(2013年)总计:411.42亿美元,人均GDP:7,853美元。
塔吉克斯坦
面积为14.31万平方公里,全国总人口816.04万人。
塔经济基础薄弱,结构单一。塔政府决定,自1997年3月1日起,对进入塔境内的商品实行统一关税,税率10%。对享受塔临时优惠方案的发展中国家,给予进口关税减半待遇,中国可享受关税减半待遇。
塔出口商品主要是
非贵重金属及其制品,占出口总额的54.6%;
进口以
交通工具机械设备、矿产品及化工产品为主,分别占进口总额的20.8%、22.8%和15.4%。
GDP(2013年)总计:85.06亿美元,人均GDP:1036美元。
吉尔吉斯斯坦
面积为19.9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93.54万人(2015年)。
国民经济以多种所有制为基础,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主要生产原材料。自独立之初,吉就主张对外贸易自由化。任何个人、企业和组织都有权从事进出口贸易业务。
吉出口产品主要为
贵金属、化学物品和农产品等
主要进口石油产品、二手汽车、服装、化工产品、天然气等。
GDP(2011年)总计:72.26亿美元,人均GDP:1,264美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