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兰
全国面积为3.13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为3850.1万人(2012年3月22日)。
波兰工业发达,2009年的人均GDP达到11288美元,采矿业以煤及褐煤最重要,煤炭储量居欧洲前列。主要矿产有煤、硫磺、铜、锌、铅、铝、银等。琥珀储量丰富,价值近千亿美元,是世界琥珀生产大国,有几百年开采琥珀的历史。
欧盟是波兰的最大贸易伙伴,2003年,波兰与欧盟的贸易额占其外贸总额的64.5%。
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英国、俄罗斯、中国、捷克、瑞典和比利时是波兰的主要贸易伙伴。
GDP(2013年)总计:5175.43亿美元,人均GDP:13432美元。
立陶宛
国土面积为6.5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95.82万(2013年)。
工农业比较发达。独立后通过企业私有化走向市场经济,经济形势基本平稳。
工业是立陶宛的支柱产业,主要由矿业及采石业、加工制造业以及能源工业三大部门组成。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以食品、木材加工、纺织、化工等为主,机械制造、化工、石油化工、电子工业、金属加工工业等发展迅速,生产的高精度机床、仪表、电子计算机等产品行销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主要出口商品是:
矿产品和纺织品
主要进口商品是:
矿产品和机电产品。
GDP(2013年)总计:459.28亿美元,人均GDP:15,526美元。
爱沙尼亚
面积45227平方公里,全国总人口131.2万人。
世界银行将爱沙尼亚列为高收入国家。由于其高速增长的经济,爱沙尼亚经常被称作“波罗的海之虎”。
主要进口商品类别依次为:
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及其零部件等占25.6%,
矿产品占14.9%,
车辆、航空及船舶占12.2%,
五金及其制品占9.7%,
化工或相关产业产品占6.7%等。
主要出口商品类别依次为:
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及其零部件等占23.9%,矿产品占16.2%,木材及木制品占9.3%,五金及其制品占9.3%,车辆、航空及船舶占6.8%等。
GDP(2013年)总计:244.83亿美元,人均GDP:18,307美元。
拉脱维亚
全国总面积64589平方公里,截至2013年,拉脱维亚总人口为204万。
拉脱维亚的工业在波罗的海三国居首位,农业居第二位。
拉脱维亚主要工业门类:
电子产品、机器制造、食品、轻工、纺织、建材、化工、木材加工等。支柱产业有采矿、加工制造及水电气供应等。
GDP(2014年)总计:327.64亿美元,人均GDP:16340美元。
捷克
国土面积78866平方公里,捷克人口有1056万。
捷克主要有机械制造,化工,冶金,纺织,制鞋,木材加工,玻璃制造和啤酒酿造等工业部门。捷克实行贸易自由化政策,取消了外贸的国有垄断,放开外贸经营权,取消进出口商品限制。根据捷克《贸易法典》只要在法院和工商局注册的企业,都有外贸经营权。外贸在捷克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国内生产总值80%依靠出口实现。
GDP(2014年)总计:2015.47亿美元,人均GDP:19,123美元。
斯洛伐克
面积为49037平方公里,全国总人口541.6万人。
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食品、烟草加工、石化、机械、汽车等。主要农作物有大麦、小麦、玉米、油料作物、马铃薯、甜菜等。畜牧业比较发达。
GDP(2014年)总计:990.31亿美元,人均GDP:18067美元。
匈牙利
国土面积为93030平方公里,全国总人口987.9万人。
自然资源比较贫乏,主要矿产资源是铝矾土,其蕴藏量居欧洲第三位。此外有少量褐煤、石油、天然气、铀、铁、锰等。匈牙利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工业基础较好。
匈根据本国国情,研发和生产一些有自己特长的和知识密集型产品,如计算机、通讯器材、仪器、化工和医药等。
匈采取各种措施优化投资环境,是中东欧地区人均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农业基础较好,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不仅为国内市场提供丰富的食品,而且为国家挣取大量外汇。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甜菜、马铃薯等。旅游业比较发达。
匈牙利进口的主要产品有:
石油、天然气、汽车零部件、计算机设备、汽轮机、测量仪器;
出口的产品有:
电子产品、机械设备、交通工具(非铁路)以及化工产品等。
GDP(2013年)总计:1302.48亿美元,人均GDP:13,165美元。
斯洛文尼亚
国土面积20273公里,共有206.29万人(2013年)。
斯洛文尼亚属高等发达国家,有着非常好的工业、科技基础。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出口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
主要贸易对象是欧盟国家,其次为原南地区和中欧自由贸易协定国。
主要出口:
运输车辆、电力设备、机械设备、服装、家具、药品和制药设施、有色金属制品等。
主要进口:
石油制品、生活用品、食品、钢铁、纺织品等。
GDP(2013年)总计:468.486亿美元,人均GDP:22,711美元。
克罗地亚
总面积56594平方公里,全国总人口429.1万(2011年)。
为高收入市场经济体。克罗地亚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为副,旅游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克罗地亚是原南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经济基础良好,旅游、建筑、造船和制药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
克罗地亚工业以造船、食品加工、制药、资讯科技、生化、木材加工为主。旅游业发达,是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
GDP(2013年)总计:578.59亿美元,人均GDP:13,596美元。
波黑
总面积5.12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387.58万(2013年7月)。
波黑在南斯拉夫时期便是联邦内较贫穷的地区之一,独立后又发生了内战,经济受到严重损害。战争结束后至今,波黑经济正在渐渐复苏,同时还要进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
主要出口商品有:
铝锭、矿产品、木材、机械产品等。
主要进口商品有:
机械、食品、石油、化工、交通工具等。
GDP (2008年)总量184亿美元,人均约0.48万美元。
黑山
面积1.38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62万(2011年)。
黑山制造业薄弱,大量的工业产品、农产品、能源及日用消费品依赖进口。其物价水平偏高,常用物品供应正常,但蔬菜品种较少。
黑山出口货品主要是:
金属,
进口货品主要是:
粮食、石油和电能。
GDP(2014年)总计:42.8亿美元,人均GDP:6881美元。
塞尔维亚
面积为88361平方公里,人口164万(2011年)。
塞尔维亚的经济主要基于各种服务,其中约占63 %的国内生产总值。2003年以来,塞对外经贸活动日渐活跃,外贸额稳步上升。
主要出口产品为:
钢铁、有色金属、水果、蔬菜、服装与其他制成品。
主要进口产品为:
石油及其制成品、汽车、普通机床、天然气和钢铁等。
GDP(2013年)总计:685.90亿美元,人均GDP:8130美元。
阿尔巴尼亚
总面积为28748平方公里,人口363万(2014年)。
工业以食品、轻纺、机械、冶金、动力、建筑材料、化学为主。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马铃薯、甜菜等。
出口商品主要为:
纺织、制鞋等来料加工产品及农副产品,
进口商品主要为:
机械设备、矿产品和纺织品等。
GDP(2013年)总计:133.56亿美元,人均GDP4,110美元。
罗马尼亚
面积238391平方公里,人口1994万(2014年12月)。
2013年,罗马尼亚经济增长3.5%,增速在欧盟28个成员国中位列第一。
经济以工业为主,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石油提炼、电力、钢铁等重要,轻纺工业也较发达。计算机尤为发达。
输出主要是:
石油化工产品、石油装备、拖拉机、卡车和农产品,
输入以:
机器设备和铁矿石、天然橡胶、焦炭、有色金属等工业原料为主。
GDP(2013年)总计:1896.48亿美元,人均GDP:8,905美元。
保加利亚
国土面积为110910平方公里,2013年,人口总量为758.857万人。
保加利亚传统上是一个农业国,玫瑰、酸奶和葡萄酒历来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名。
工业以食品加工业和纺织业为主,旅游业年来也有所发展。
保加利亚是中欧自由贸易协定组织的成员。外贸在保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主要进口产品是:
能源、化工、电子等产品,
出口产品主要是:
轻工产品、化工、食品、机械、有色金属等。
GDP(2013年)总计:530.45亿美元,人均GDP:7321美元。
马其顿
国土面积25713平方公里,人口206万(2014年)。
作为非欧盟成员国和制度体系发展相对完善的欧洲国家,马其顿亲欧倾向与全球开放、成长潜力与市场狭小、规则遵守与人为干扰等因素并存交织,对外国投资者来说既有较大的吸引力,也需要面对不利因素。外贸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9%。
主要出口产品有:
食品、水果蔬菜、烟酒、化工产品、纺织品、铜、锌、铅、电缆、电冰箱等。
主要进口产品是:
肉类、原油、汽车、成衣等。
GDP(2013年)总计:107.74亿美元,人均GDP:5219美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