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我来说,说是soho,我觉得更为准确的说法是无业游民?待业青年?还是什么东东的。
为何soho?最开始,不是为了挣钱,不是为了出人头地,不受老板的苛刻对待,原因是,没人给带孩子。孩子刚出生后,我自己带了几个月,公婆来给看了三个月,在孩子7个月的时候我去上班了,后来公婆要把孩子带回老家,否则就不给看,然后求着自己老妈给看,一直到两岁8个月,这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我们每天早上6点左右把孩子送到我妈家,然后下午下班再接回来,因为这个,我们在老妈附近租了一个房子。风雨无阻,春夏秋冬,每天都这样。在孩子两岁多的时候老妈也不给看了,非要送孩子上幼儿园,呵呵,说来很心酸,无奈之下,我辞职。那段时间可能是我们这个小家庭最最困难的时候,没有房子,老公刚开始执业,还有孩子,有的时候连稍微贵点的菜都舍不得买。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不辞职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开始soho。2010年底,开始我所谓的soho了,但是我要有大部分的时间要放到孩子身上,每天接送孩子,一日三餐,对孩子来说可能是一日四餐,为了不让孩子吃外面的垃圾食品,还要每天变着花样的给孩子做吃的,每天洗洗刷刷。也许连上天都觉得我们太艰苦了,第一年有两个一直在联系的客户,下单了。特别感谢其中的一个客户,他说,找的时候我这个人,不是公司,只要我可以给他找到他需要的产品。2011年的6月份,我们在另外一个小城买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房子。这个时候,孩子爹爹工作逐渐稳定,不稳定的却变成了我们家小妞。我去工厂,带着;老客户来了,带着;除非是新客户来的时候,把孩子放到同学家或者老妈家一天。有的时候,孩子去幼儿园了,客户来了,我就去幼儿园接着孩子,我孩子就一本正经的跟老师,她要出差了。
总之,那一年到处奔波在N个城市之间,女儿也在这种奔波之间逐渐懂事,变成了我的依靠。有的时候打车打不上着急,她就会劝我,妈妈,别着急,你着急出租车也不会来,不着急也不会这么快就来,还是别着急了。
所以,第二年,做完这几个客户之后,我没有再和第一年一样,到处跑,就是为了让孩子休息一年,我自己调整一年。这一年,虽然不是颗粒无收,收获确实很少,最大的收获是,带孩子去了她想去的城市。这个时候,其实,我没有真正的意识到soho,应该怎么做,还是如同无头苍蝇一样,期间,通过开发信联系上了一个客户。
现在是第三年了吧,一切都步入正轨了,生活,家庭。我才开始琢磨我的soho,说是第三年,我觉得是第一年更为合适一些。开始思考,开始整理,开始新的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