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论坛 - 跨境电商学习交流平台,发布最新最及时的跨境电商资讯及行业头条,分享海外电商平台招商政策,店铺运营经验,跨境实用工具资源以及跨境第三方业务合作信息。
查看: 965|回复: 0

亚马逊对传统制造转型的三个判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13 15: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全球贸易格局持续变化的今天,跨境电商改变了很多,中国制造企业如何充分利用跨境电商来布局全球市场,赢得更好更快的发展?亚马逊中国副总裁、亚马逊“全球开店”亚太区负责人戴竫斐在“潮起钱塘·第二届全球跨境电商峰会上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数据面前,出口转型是必然

  近两年,从事传统外贸的人普遍感觉到传统外贸越来越难做。从官方数据来看,中国出口数据已经持续两年负增长。这不仅是中国面临的问题,而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和挑战。从WTO数据可以看到,全球货物出口总额从2012年开始呈现放缓的趋势,年增长率仅为1%到2%,并且从2015年开始持续两年负增长。

  然而,跨境电商近几年在中国的发展却非常的迅猛,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16年,中国进出口的总额仅增长了6.1%,但是跨境电商在这五年里却增长了300%,并且根据预测,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到2020年将比2016年实现近三倍的增长,而更重要的是中国跨境电商在进出口总额的占比也在持续增长,在2011年这个占比仅为7%,在2016年这个占比增长了近4倍,达到了27.6%。而到2020年根据预测,这个占比将达到37.6%。这意味着中国近4成的外贸交易将要通过跨境电商的渠道来完成。

  跨境市场到底有多大?

  跨境的冲击改变了传统贸易的格局,现在又将改造整个传统制造业。跨境市场到底有多大呢?根据中国电子商务中心的数据来看,目前出口占比最大的是美国市场,其次是欧洲、东盟等等,美国以及欧洲这些成熟的主流电商市场,虽然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一定占比,但却仍将保持非常良好的发展速度。从2014年到2019年,美国电商市场预计将有80%的增长,欧洲市场也将有60%的增长,与此同时,亚洲和澳洲电商市场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戴竫斐在会上分享了一些浙江企业领导者对传统外贸和转型跨境的看法,传统外贸的核心部门是业务部门,但是转型跨境电商后,产品研发部门成了核心部门,而业绩的增长依赖于产品是否能够符合市场的需求以及开发速度。跨境电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商机,中国制造业大部分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离消费者相对较远,企业家们面对新贸易形式也表现出了转型的决心很多中国制造业也已经开始做出努力。

  亿邦动力网走访杭州的制造业时普遍发现,制造商对于跨境电商的冲击有着自己的看法。百富袜业董事长张伟军说,传统中型规模的OEM企业,过于依赖大客户,失去一个大买家,可能只需半年就会在行业内消失。从15年开始,国外大买家受到传统零售以及跨境电商的影响陷入关店大潮,他们存活下来最粗暴的应对方式就是对供应商的疯狂压价,其中20%-25%的利润会流失。

  面对这种局面,中国制造业也开始布局谋划加快转型从而改变这种被动的生存方式。一方面维持自己OEM/ODM的营收;一方面积极拓展自己,在亚马逊全球开店或者进入其他互联网营销平台以及搭建自己的电商平台。

  张伟军说,“中国制造业如果不能真正的自己掌握渠道、打造品牌,不能通过全球开店等做出自己的渠道来,就不会有竞争力。只有跨出这一步,中国的制造业才能突破瓶颈,能融入到潜质市场,才能有资本话语权。除此之外,只能走向消亡。

  中国制造商在跨境电商的冲击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传统的交易链从开始的出口商-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等复杂的供应链模式进行转变,在新贸易链中很多制造商以及品牌商从B2B的代工模式一步步迈向B2C模式,直接打造自有品牌面对消费者。那些还未开始B2C业务模式的制造企业,也加快与跨境电商贸易商合作,更直接快速提供产品给终端客户,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近年来,从传统贸易到新贸易时代,有很多的中国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在海外打造自有品牌,成功地从中国制造升级为全球品牌。戴竫斐总结了三个突出的特点与优势:

  第一,外贸的主导权正在从大型跨国企业的手中分散到更多参与到新贸易的中小企业手中;

  第二,外贸从进口方或者以订单的要求为主,正在转向以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为主。导致产品从标准化直接转向个性化,我们的企业也必须能够更快速、更敏锐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第三,品牌再也不是大企业的专利,除了一些家喻户晓的国际品牌以外,我们在全球市场上看到了品牌的个性化、多样化和碎片化的趋势。

  新贸易时代,大数据的应用能力提升,跨境电商让企业有机会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获得海量的消费者数据以及直接的反馈,柔性化生产能力对中国制造企业来说成了挑战,小批量、多批次以及定制化生产将取代传统模式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另外,从代工和卖没有品牌的产品到打造自有国际品牌,是一个艰难但又值得探索的过程,品牌的建立和管理能力的提成也成了制造商的痛点。企业必须提升其综合能力应对消费升级以及跨境环境的变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发布政策|跨境外贸论坛

GMT+8, 2025-5-10 19:29 , Processed in 0.037546 second(s), 19 queries .

跨境外贸论坛 - 跨境电商学习交流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