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车,去欧洲!
蓉欧快铁从成都出发,横跨欧亚大陆近万公里,抵达波兰第二大城市罗兹。多次提速后,其全程10天,在中欧班列中运行时间最短最稳定。
一同变化的是列车上的“乘客”。它们包括平板电脑、机械设备、汽车零部件等。而更多的“乘客”正竞相搭上这趟列车,分享红利。
红利是显而易见的。以TCL为例。截至今年6月底,TCL已有1000余标箱货物搭乘蓉欧快铁。其将在3年内向成都转移近10亿美元外贸产能,促成转移80万台对欧出口电视机到成都生产。
同为家电企业的格力集团也是这份“乘客”名单的重要一员。今年5月底,格力集团与成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投资智能装备、家用电器等领域,后又在8月20日追加投资100亿元,用于建设钛酸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生产基地。
成都的战略地位和市场辐射能力,以及“蓉欧+”战略是彼时格力集团表露的“上车”理由。其董事长董明珠表示,格力将在成都布局更多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项目,积极参与成都“蓉欧+”战略,开展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加工业务。
这份不断加长的名单上,不止有格力。今年5月25日,DHL全球货运与成都市口岸物流办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加强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合作,共同打造成都国际物流枢纽等。
其后一天,联想与成都市口岸物流办签署《中欧物流通道合作备忘录》。未来,蓉欧快铁将有望开通联想专列。
神龙汽车、一汽大众、戴尔、飞利浦……蓉欧快铁的“乘客”名单正不断加长。
作为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吴萍的感触或可作为诸多企业瞄准这趟财富列车的部分心声:“蓉欧快铁是一张王牌,促进成都这个城市形成枢纽中心,从而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截至今年8月,蓉欧快铁已实现“天天有班列”目标,累计发送集装箱19518标箱。欧洲的站点已由波兰一个城市点位增至德国纽伦堡、荷兰蒂尔堡等多个,辐射欧洲绝大部分地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