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论坛 - 跨境电商学习交流平台,发布最新最及时的跨境电商资讯及行业头条,分享海外电商平台招商政策,店铺运营经验,跨境实用工具资源以及跨境第三方业务合作信息。
查看: 1549|回复: 1

SOHO如何做欧洲客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8 16: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文

第一篇, 战前准备

我假设你是一个身处欧盟国家,有一定工作经验,社会经验,想赚欧洲人的钱,但是国际贸易的经验相对薄弱,资金也并不宽裕的华人,华侨,留学生。(有钱有资源有经验的也不必上福步了)
首先请你把自己的创业目的端正好,如果是为了一个居留权而洒下大把银子创业的话,在某些国家是有相当大的附加条件的,非常不利于创业初期的低成本运营 ;如果是因为实在找不到工作而去创业的话,也是不够端正的,创业真的不是走投无路的选择。创业是一个事业,需要投入相当大的精力,需要家人的支持,创业的过程完全是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创业的目的其实就应该是一个:公司要赚钱。不应该有其他的附加目的。
其次,一定要注册公司,最好是注册本土公司。欧洲不同国内,没有注册公司或者没有VAT号的话,是完全不能进行合法的商业活动的。都已经身处国外了,就没必要注册离岸公司了,除非你能一年做个几千万的,那么再去香港或者哪个岛去弄个公司避税吧。
前面讲过,一个公司的business idea包含4大部分:1客人,2客人之需求,3你的产品或服务,4你的资源。在你注册公司的时候,想必公司注册处或者税务局都有兴趣了解你的商业计划。我强调这里,如果选择了创业开公司,一定要把这4点天天摆在你的商业计划的首要位置,不要走偏了方向。这里再举一个例子:瑞典一家某某家纺进口商
它的目标客人:中小型超市零售商,旅馆,医院,中大型公司(非零售业)
客人的需求:超市需要零售,毋庸置疑。旅馆和医院需要定期批量采购家纺用品,毋庸置疑,一些中大型公司会有一定批量的带有公司logo的厨房用品或者卫浴用品,也是毋庸置疑。
分析一下,它为何不跟大型超市做?为何不卖给个人消费者?
产品或者服务:被子枕头,被套枕套,毛巾,浴袍,等等。它的目标客人有一部分是需要库存的,所以需要它长期有备货(即它有自己的仓库存货)它的目标客人也有要小批量定制的。那么下单生产也是它的长项
资源:有自己的design,虽然说家纺不是时装,但是有些东西看上去也要靓的。它有自己的仓库做库存,有自己货车送货,它有长期合作的孟加拉,印度和中国的供应商给它做货,即它熟悉生产,知道什么东西应该去哪里做最划算。
Ok。你看看它的business idea 是不是走对了呢?
那么,当你自己定你的business idea的时候,也要列出这些出来。这样才能为下一步动作打好基础。
把这4个环节,一个一个用圈圈标出来。每个圈圈需要你做的工作,再衍生出更多的圈圈出来,类似卫星环绕似的。然后一步一步去做。

看到这里,我姑且你已经做好了你的business plan。那么可以开始第二步了。


第二篇, Marketing

终于把公司注册好了,思路也理顺了。那么就开始做吧!
做贸易所需要的工具我就不再讲了(电脑,手机,相机这种东西太普及了)直接开始做marketing。
很多“专家” 的建议,是把marketing这一块要在预算里投相当一部分钱的。但是我觉得在开始阶段,花少少的钱或者不花钱也是ok的。

首先,把脸面做好:
开始的阶段,如果就你一个人或者和夫妻公司的话,也没必要租office,完全可以在家办公,毕竟在创业初期,客人去你office的机会很小。当然,如果你是一个team的话,就需要一个office了,参见攻略。
网站:攻略里讲过网站的重要性,可是很多人忽略了一点,就是网站一定要‘专业’。所谓的专业,不是你说了算,不是建站公司说了算,而是客人说了算。如果网站做的不好,那还不如没有。如果你选择做网站,要包含什么信息呢? 参看刚刚提到的4点,你的一切描述都是围绕着那4点而写。专业的买家知道什么样的供应商才是自己的菜。网站要简洁,无用的东西不要出现。最好能留下自己的照片和联系方式,其实做生意就是销售自己,连自己的相片都不好意思拿出来,怎么销售自己呢?当然,这不是强求,但是的确能给自己加分。身在国外的朋友可以尝试用google旗下的blogger做网站,花个10美金买个域名,再利用其simple的模板,可以建个不错的公司网站了。对于seo的东西我真的不懂,但我懂的是,seo是方便让别人找到你,是一种被动的方式。我希望你找客人是一种主动的方式。对我而言,网站就是一个在网络世界的地标,当我的客人忘记我邮箱了,或者潜在的客人从哪里听说到了我,网上一搜就能找我的联系方式,那么就足够了。
邮箱:如果你用blogger做网站,那么邮箱当然要用google app的企业服务,免费版的可以设定5个邮箱地址。但是如果你不要网站,那么请注册一个给外国人容易读的,而且略显专业的邮箱名字。例如 tommy.companyname@outlook.com 或者tommy.companyname@gmail.com 因为客人不在乎你姓什么,客人也不懂怎么读中文拼音。在设邮件名的时候,也是一样,可以设为tommy/company name。 那么当客人收到你的邮件,马上就知道谁,哪个公司,便于客人管理邮件。千万不要用什么1235434543@qq.com,126,或者什么中文昵称什么的,那种邮件我是读都不读,直接删的。简单的说,你都身在国外了,国外的竞争对手都是如此注意公司形象,所以你也要注意。如果是身处国内,虽然很多人的免费邮箱真的是瞎起名,但是大环境如此,也就没必要太过于纠结了。
着装:着装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品位,得体的着装是marketing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不意味着在家办公也要天天穿老西装。所谓注意着装,(如果是女人,还要会打扮)是需要花时间和经历去培养的,例如西装和领带的搭配,或者女人的香水和衣服的搭配。在见客人的时候,即要体现出business man的风范,又不失做做作。其实业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当然,不需要每次见客人都穿正装,但是一定要得体,不要有褶皱。当然,不要有狐臭(虽然很多老外都有)

在做网站的时候,我相信你已经确定好了自己的目标客人以及客人的需求,和你打算做哪些产品和服务去满足你的客人。
资源这一块,我也相信你知道去福步的哪一个专业区去寻找。如果你是做服装的,可以到我版区找供应商。见我的帖子:如何发高质量的供需帖子

internet marketing方法:利用网络开发市场是最经济和有效的方式,比传统的媒体能覆盖更大的区域,节省更多的资金。google,facebook,linkedin,blogger,甚至youtube都是比较有效的工具。最值的推荐的是linkedin,因为你能从中找到目标客人的关键人员,例如老板或者买手。如果你舍得花钱,升级成premium客户,应该还是比较值的的。

另外去公司注册处,或者一些统计公司信用的网站,也可以找客人 见 找客人的一些tips




补充一下关于照片的问题。
在西方,将公司负责人的照片放在公司网站上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是其PR的一部分。所以,照片的好与坏自然影响到公司的形象。不需要像证件照那样太严肃,也不能太过于活泼,当然要注重穿衣打扮,颜色的配搭。更不能偌大的图片,而当中的你显得小小的,给人家看风景呢?摆pose和做鬼脸的,就飘过吧。对于新客人,网站上你的照片是对你客人对你的第一印象。有经验的买手是能够从一个人的气质去判断是否可以和其做生意的。或者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生意人总归喜欢和生意人打交道。老外很难记得亚洲人的脸,所以为了让他们记住,照片不仅放到网站上,还要放到linkedin,facebook,skype,msn上,统一用1张。

补充一下对B2B和展会的看法:
我建议直接无视B2B和展会,与其让客户去找你,不如你去找客户。


第三篇,如何与客人沟通

开发信的写法,福步上有很多种版本,我自己也有自己的版本供参考。按照我的原则,开发信一定是要为每一个客人量身订做,而不是群发。谈到群发邮件,我认为这真的是很愚蠢的做法。我泱泱大国有着5千年的历史,有着数不尽的兵书战法,出现过无数文韬武略的英才。古有孙子兵法,近有毛泽东选集,实在不行去看看曾国藩的《冰鉴》或者《家书》,难道真的学不到什么谋略嘛?打星际还讲究战术战法,难道你真的只知道做个农民四处找矿?漫无目的的群发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是你住在欧洲,从心理上上和地理上离客人最近的地方,会没有办法嘛?

如何发邮件?
用office的outlook的必须的,不解释。
主题:为了让客人一目了然,主题自然要“直奔主题”,包含你公司名字和你的目的,但用词越少越好
内容:我一直习惯用tahoma 10号字体,原因就是看起来舒服。无特别原因,一律用黑色字体,不可以全部用大写字母,不可以设置阅读邮件回执的功能,也不要选择任何的信纸和附件式的签名。无论是发邮件或者回复邮件,签名中一定要留下最主要的联系方式和地址。
为了让邮件不进入客人的垃圾箱,切忌以下几点:
1, 不要含一些涉及到赌博,诈骗,情色等敏感字眼,或从事以上行业的公司的名字去命名你自己的邮箱。说简单点,按照我第二章的所写的去做。
2, 首次邮件中最好不要带附件。
3, 如果一定要带附件,附件不要超过10M,而且把每一个附件的名字命名好。如果是网络上下载的图片,其名字通常是乱七八糟的很长,所以你一定要改成合适的名字。
4, 不要群发
5, 邮件内容里不要有超级链接

Ok,按照攻略的第五章,选择并分类出你的目标客人。
分成A,B,C三组
A组,你觉得最有把握,最适合你的客人,而且你觉得你也最适合客人
B组,你非常想做的客人,很可能是大客户,但是你觉得客人可能不大在乎你
C组,你不清楚客人是不是你的菜,你也不清楚你是不是客人的菜
然后,从C开始着手,只为练兵。一定要把A和B先留着。

如果说C组有20个客人,那么你每天发4封,用1周的时间发完。千万不可以一次全部发光,这样,每天在你发邮件之余,你即可以好好编辑每一封邮件,又可以等待客人的回复,还可以没事上上福步看看我的帖子,看看是否哪里要改进的。

如果当周没有任何反馈,那么你第二周的计划就是每天follow 4家客人,打电话过去询问即可。当然,如何讲电话也是一门艺术,即要不吭不卑,又要有礼有节。第一通电话的目的,只是联络到目的人而已,如果他看过你的邮件,那么你的目的就只是让他知道发邮件的人的声音是如何的而已,没有必要急于求成,更没必要push人家。如果他没看到你的邮件,那么再核实一下他的邮箱,说再发一次即可。当然,如果对方表现的非常感兴趣,那么你可以适当的询问一下是否可以见一次面,第一次见面的meeting的目的只有2个:1让人家知道你长啥样,2适当带些样品,让人家知道你能做什么。如果对方表示工作很忙,那么你可以询问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lunch meeting(当然是你请吃饭)。Lunch meeting的话就不要带样品了,带上你的诚意就可以了。如果有meeting,尽量安排在2周以内,这样你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
如果当周有邮件反馈。无论是其表示有没有兴趣,你都要感谢人家回复你。一般来说,只要你邮件写的到位,不会有客人发个邮件给你,说一点兴趣都没有的。人家真的没兴趣就直接删邮件了,才懒得回呢。当然,回复此邮件的目的也是2个:第一,约一个meeting,最好是2周之内。第二,询问客人具体的操作模式,是否带样品。一般首次meeting,客人不大在乎你带什么样品,样品应该是第二次meeting你所要精心准备的。

Ok,进入第三周,不管事情进展如何,你都有事情做。
进入第四周,那么无非是2个情况。第一,有了meeting的机会。第二,石沉大海
如果是石沉大海,那么你在第四周就可以再follow一下了。重复第二周的内容。
如果是有了meeting的机会,那么follow其他客人的工作放到第五周去做。精心准备meeting。

首次meeting,和客人谈什么?

至于穿着和仪表,我就不重复了。反正就当是约会吧,同时也当成是面试。Meeting的目的上面已经讲了,所以不必要拘谨。首先要谈的是介绍你自己,主要是你的工作背景,为何要创办公司,你有哪些资源,你能提供哪些服务,你能给到客人什么offer。这些估计10分钟就说完了。接下来半个小时就是向客人询问你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要么客人会展示样品给你看,说这些那些是他们敢兴趣的,问你是否可以做?报价?或者客人说对什么什么感兴趣,让你下次来可以给他们推销相关的产品。最后,剩余的时间(一般一个meeting在1小时左右)就是谈谈工作之外的话题了,和客人侃大山的能力我教不了你,自己的琢磨吧。

要交换名片吗?---自己看着办吧,反正我一直都没印名片。客人爱给就给,不给我也不要。反正联系方式邮件里都有,如果怕人家不记得你,就在邮件上keep in touch。
在客人office里,客人问要喝什么怎么办?---别客气,该吃吃该喝喝,大方点。你不是去求人你家的。千万不要说no no,人家会把你的客气当做怪物来看。就算你点卡布奇诺不加糖也无所谓。当然,喝的时候要优雅一点,最好点一下难喝的,这样你就不着急一口闷了。
能翘二郎腿嘛?---我翘过,不过你得先看客人的肢体语言,再决定你自己的肢体语言。客人很随便的话,你也不要拘束。客人很严肃的话,你就老实点。随机应变和自控很重要。
手机要关机吗?--- 当然要关,而且放起来,不要没事看手机上福步。当然,也不要看手表。不能给客人一种你要赶时间或者不耐烦的感觉。表要带上你最好的表,但是千万不要看。
眼睛看哪呢?---当然是盯着客人的眼睛看,而且要眼睛放光的那种看。体现出你的渴望和热情。或者说“饥渴”。千万不要看着别处和客人说话,也不能不敢盯着客人的眼睛和客人说话。
拥抱嘛?---会议开始的时候握手就够了,结束的时候一定要拥抱一下,扶着后肩的那种即可。千万不要搓人家的背,那是老朋友的拥抱方式。

第二次meeting。
一般第二次meeting要定在1,2个月之后,你可以把它叫做selling meeting。你要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去准备样品。此时,你才是一个真正的salesman。会不会有首单,就全靠这第二次了。
第二次的meeting已经完全是技术层面上的事情了,完全是秀样品,谈价格,或者重新打样,确定一些细节之类的,所以meeting之前自己给自己排练一下,遇到何种情况该如何面对,价格的尺度要如何掌握是好。

Ok,到了这里,基本上过去3个月了。那么也无非三种结果。第一,有单。第二,没单,但客人可能还需要别的。第三,石沉大海。
如果是第一种,恭喜你,好好操作订单,不要在服务上输给别人。
如果是第二种,那么再继续开发新样品。继续和客人保持邮件往来
如果是第三种,即使客人完全不是你的菜,那么你也得到了3个月的宝贵经验。

无论是哪种情况,你都可以适当的时机下,开始联系B组的客人。再过至少3个月,最后联系你最想做的A组的客人。
发表于 2013-4-19 14: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恩,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发布政策|跨境外贸论坛

GMT+8, 2025-5-15 20:56 , Processed in 0.038007 second(s), 17 queries .

跨境外贸论坛 - 跨境电商学习交流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