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你的上司更加欣赏你?
说到“让前辈欣赏”这个话题,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我的老师,曾和平老师。当时我还只是个一线的业务员小兵,每天为了三餐温饱拼搏,而他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集团副总裁,舍弃正厅级干部的身份毅然下海从商的牛人,头顶光环无数,当时我俩生命中唯一的交集,就是我是他主持校园招聘的时候招进公司的,假如没有意外,我们将是两条完全没有重合点的平行线,等我奋斗上位的时候估计他也已经退休了。所以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接到曾总电话时,你可以想象得到的是,我的手全程都在抖,心想:卧槽!我的事儿是不是犯了?但也不至于劳烦一位副总裁亲自给我打电话啊?
电话里其实也没说什么重要事,只不过因为我曾经写了一篇博客,里面提到我是因为有曾总这位如此有魅力的领导才决定在底薪远低于正常水平甚至无限贴近于社会最低工资线(by the way,我是211院校毕业)才入职公司的,而曾总在无意间看到这篇博客的时候大为感动,才会突然之间给我打了这个电话。
从这轮电话开始,我就成了曾总的学生,从此在职场上平步青云,一年涨薪两年提职三年荣登集团高层,走上了通往CEO迎娶白富美的康庄大道---这是YY小说里的狗血情节。
事实上,在这轮电话之后,我和曾总足足有9年的时间,几乎没有任何一丝联系,尽管他确实说了邀请我有空去他家喝茶,可是从我离职,到重新入职,到再次离职,到开始创业,这9年间,我俩几乎一次联系都没有(广东人都懂的,得闲饮茶就跟886是同义词,我哪知道曾总说的其实是真的啊。),一直到两年前我们因为某个偶然的机缘再次相遇,双方相见恨晚,从此我才成了曾总的学生,一个他非常欣赏的学生。
这个时候可能有人会说:哎呀,你这可是足足浪费了9年时间呐!
然而我的看法刚刚好相反。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我借着曾经那轮电话的契机,从此开始在曾总面前上蹿下跳,逢年发祝福短信,过节拎水果礼品,每次一逮着机会就搓着手掌说“您老人家看是不是可以把我的职位往上弄一弄呢”诸如此类的话,最后的结局会是怎样?
我认为,恰恰好就是因为那9年时间,表现了我对于曾总并没有物欲上的目的,我对他的接近没有任何目的性,纯属就是一个晚辈对前辈的敬重和景仰,而这种纯粹在岁月的发酵下,酝酿成了情感。
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也终于成为别人心目中的前辈了,说到最欣赏的晚辈,在一瞬间跳进我脑海里面的,就属门徒俱乐部的瑶爷(女)了。
她身上的闪光点有很多,例如从毕业开始就不离不弃地呆在同一家公司,至今已有7年;例如交代给她的任务,她都会想法设法去不折不扣地完成,导致老板一年只需要见她三次面,年初布置一下任务,年中看看她是否还活着,年底再发点奖金给她回家过年....等等,但这些都不足以成为我喜欢她的理由,在细细琢磨了好几个晚上之后,原因大抵就是:
她从来没有像一个普通晚辈那般,在面对我的时候唯唯诺诺或者战战兢兢;
她从来没有像一个普通学生那般,存在的意义就是不停从我身上榨取价值;
她从来就好像是我一个朋友那般,自自然然地该哭哭该笑笑该打打该闹闹。
这几点很重要,因为这里涉及到一个对普罗大众来说,更加有意义的问题:“如何让上司或老板更加欣赏我?”。
请注意,这里有一个词叫“更加”,这意味着撇开所有的“有想法”,“好学上进”,“工作能力强”等职场正面特质之外,我们要如何做才能让上司和老板对我们有更多的情感倾向?
我的答案是:要成为一个立体的、真实的、有温度的人。
小到朋友圈,中到职场,大到商场,没有人会喜欢一个冷冰冰的人,就如同你的电脑再好用,你也不会爱上它一样,我们必须和上司谈工作,但是我们又不能只和对方谈工作,否则在上司的心目中,我们就只是一台好用的“电脑”而已,没有办法制造更多的欣赏。
那么,除了工作,我们还能谈什么?
谈我们的兴趣爱好,谈我们的喜怒哀乐,一起笑着吐槽最近老板的情绪变化,神神秘秘地给对方发《感觉身体被掏空》,平时无聊时给对方丢丢微信表情包,下班之前给对方推荐一家你近期去过的好餐厅,周末时候相约去爬爬山跑跑步,所有都显得那么和谐自然,好像你们双方是好朋友一样,至少,职场上的好朋友。这一切的一切,都会让对方感受到你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而不仅仅只是一个代表着工作的符号。
很难吗?
或许你会问:这样难道不会让对方以为我无心工作吗?
但谁会真的每天上班8小时,就真的一分钟淘宝不上,一秒钟朋友圈不刷?
反正我是不信的。
是不是真的很努力在工作,很容易就能看得出来;假装很努力地在干活,反而显得更加虚伪。毕竟,我们最终都要靠成绩说话。
最后再回到我跟曾总的故事,假如我在九年之后,并没长大成为一个值得让人欣赏的人,而依然是当初那个懂得写两篇博客,但也仅此而已的小孩子,结局会怎样?那么相信我在曾总的心目中,也绝对只是一个可爱的,会说几句漂亮话的小孩子罢了。
如上一切我想说的是:真实,纯粹,不带目的性,这样的品质容易让前辈欣赏,但在此之前,你必须首先是一个值得被欣赏的人,之后才能被人欣赏。
哦对了,说起瑶爷,她曾经在门徒俱乐部做过一期内部分享《我的七年职场销售之道》,好评如潮非常精彩,假如本篇文章转发量足够多的话,我来安排一次限时免费开放给大家可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