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蚕食跨境卖家利润,差异化选品成破局之法
http://pic.cifnews.com/upload/201611/21/201611211010334187.jpg 随着跨境电商市场的迅速扩张,闷声发大财的跨境电商红利时代也随风而去,曾经赚得盆满钵满的跨境电商卖家,现在也不得不持续紧缩已经少得可怜的利润。据Payoneer 2016中国跨境电商调查报告显示,超过1/3的受访者(39%)的税前利润率在11%-25%之间,35%的受访者在此区间以下,只有26%的受访者利润率在此之上。近8成卖家利润率不到25%。
受访卖家分析称,价格战已经不断蚕食卖家利润,而要破解此局,需得从差异化选品上下功夫。
卖家容易陷入“薄利多销”的恶性循环
一位跨境电商资深卖家告诉 ,如今跨境电商利润率过低,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比如中国人素有“薄利多销”思维的爆款思路,但深究其本质,还是产品的问题。
“比如说同质化,从一开始就制约着跨境电商的发展。供应链获取渠道单一,卖家在蓝海产品的开发上后劲不足,产品一旦卖爆立马被跟卖。种种因素的限制,导致卖家热衷于打‘价格战’,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利润率进一步缩水、投入多产出少。”该卖家说。
产品品质低、同质化,引发卖家大打价格战,而价格战之后的产品利润率在快速降低,卖家再从产品上降低成本,产品品质进一步下降。这是一个恶性死循环。因此,上述卖家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定要跳出这个圈,从产品根源上做出改变。
他分析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产品质量问题。卖家在选品的时候要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将低质量产品在源头处淘汰;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在产品打包出单时再做二次检查,产品的任何小瑕疵都不能放过(如服装类的线头等),将消费者收到瑕疵产品的几率降到最低,走品质化的道路,提高产品利润率。
其次,在产品的开发上,卖家不能一味地选择跟卖爆款。要有计划地投入精力和人力在蓝海产品的开发上,注意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要不断地丰富产品的获取渠道和开发渠道。同时,又要参考和斟酌产品开发的投入产出比,以差异化的产品,来提高利润率。
卖家要提升利润,优质选品渠道成关键
尽管,卖家都知道产品品质和避免同质化的重要性,但对于大多数中小卖家来讲,由于体量不够,
并无法与大卖家一样具有和工厂等供应链合作方的议价能力,因此选择从第三方供货平台拿货成了他们的主要选品方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