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的物流营销还要不要做
疫情冲击下,企业资金紧张生存困难,还要不要花钱营销打广告
在很多人看来,当前活下去是企业的第一要务,在企业资金流出现困难的时候,能省则省,能忍则忍,营销广告支出要尽量收缩甚至完全停止。当然,也有人认为要抓住机会营销,为以后的触底反弹打基础,为品牌造势提形象。
都没有错。我觉得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企业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判断:如果企业确实没有钱,马上面临倒闭风险,那就尽可能节流;如果企业尚有余力,那么可以适当做些利于自身的营销先积蓄,因为最终的转化率、溢价等效果都能归到品牌的原因。
疫情期间,怎么做营销
我觉得有三点可做。
1、捐款捐物。这是最直接的办法,也是最能产生冲击力的办法,只要你钱够多。而且,相比平时的广告,相同的投入,捐款带来的效果一定是最大的,它能使人们对捐款企业产生信任感。
捐物方面,除了疫情需要的口罩消毒水等物资外,企业也可以结合自己的产品优势发挥积极作用,尤其是你没有那么多钱捐献、也找不到防疫物资的时候。物流行业,各类型物流企业都可以利用自己的服务优势助力抗疫。不管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大家都可以视情况结合产品优势进行助力。
2、洞察用户需求,寻找契合点做营销。疫情期间,宅在家的用户不管是心理还是生活方式都发生了转变,企业可以对此做针对性营销。例如:
1)面对疫情带来的恐惧和焦虑感,企业可以进行“无产品销售的品牌安抚性营销”,抚慰心灵,减缓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也可以进行一些正能量行动或信息传播,来增强用户抗疫信心,添加温暖。例如专业知识的输出和引导,减少用户面对海量信息的茫然,更快速的获取想要的信息;针对口罩等物资紧缺难买问题,企业可以进行公益送口罩营销活动,形式可多样化。
2)针对用户宅家无聊心理,企业可以发起一些创意脑洞型的趣味营销活动,激发用户参与感,拉近与用户的距离,转移用户无聊情绪,为隔离生活增加一点娱乐。例如网友在家里的创意小视频,如旅游、钓鱼、料理等各方面。
3)针对无接触、到家等需求,企业可以调整业务服务方式,进行差别化营销服务。例如物流的无接触配送,农夫山泉等企业布局的无人售货便民点等等。
4)针对遭受疫情打击的业务,施与援手,缓解行业压力。例如:物流企业助力滞留农产品运输;电商平台搭建助农板块、帮助销售;对于人力短期问题,盒马、京东到家等多家企业开展的共享员工活动,解决一部分人力问题,既帮他人,也帮自己。
以上四点品牌营销能有效解决用户问题,减缓恐惧心情,提升品牌好感度,在用户心理建立可信赖的品牌形象。
3、数字化营销
疫情让数字化作用更加凸显。此处的数字化营销也不是单指线上推广打广告,而是营销全流程的数字化。4P理论(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大家都知道,在此基础上的数字化,行业人士称为营销全流程的数字化,也就是疫情中很多人提出的“未来企业要向数字化方向转型”。
疫情让实体商业受到很大影响,这时如果你的产品只能在线下体验,合作促销只能在线下进行,那么生存空间就极其有限。如果你日常的产品,渠道,营销,用户、推广、洽谈、合作等方面都已经做好了数字化的准备,那么即使黑天鹅猝不及防,你依然可以从容开展商业活动,你的商业机会会比旁人都大。
疫情期间,已有人尝试了,例如房地产行业的“云上售楼”、文娱行业的“云录制”、旅游行业的“云游敦煌”以及物流等各行业都在尝试的“云签约”等等。
此外,当线下大型会议被禁止时,直播成为当下包括物流在内的众多企业的主营销方式。例如,物流企业通过直播探讨疫情影响及方法论问题来营销品牌,小米10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发布旗舰手机。直播营销一定程度上能帮助企业培育私域流量,实现“直播带货、直播带业务”的效果。
总之,疫情是全面检验企业产品力,品牌力,营销力和应变力的一次意外事件,而数字化是企业灵活性应对的前提,也是获得韧性增长的推动力。
疫情营销,不可随心所欲,要有度
首先,要真实真诚,不能搞虚假广告;其次,不能为私利,故意制造焦虑恐惧来销售产品和服务;再者,不要擦边球制造矛盾和争议点,引发负面话题;最后,不要随便蹭热度,不要触及民众敏感点。
小结:无论什么时候,没有坐以待毙,只有全力以赴,所以适当的营销还是要做的。
多做推广,多做宣传总是好的!广而告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