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货代企业现状
疫情延续至今,一些段子正在成为现实,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物流行业也不甚乐观。一些申请复工的物流企业,复工申请尚未通过,企业已经面临倒闭。同行有一家中小型天津货运代理企业,成立已有十余年,疫情之前已经面临多项经营风险,疫情之下更是经营承压,无奈选择关闭。
从疫情发展看,未来货代企业或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一方面制造业复工情况不甚理想,另一方面疫情在海外的蔓延或将引发连锁反应,加之一些展会等销售渠道受到波及,外贸企业业务连带影响之下,服务于此的货代企业或将受到牵连。
01紧绷的现金流
物流行业毛利率低,抗风险能力不强,难以承受大环境下所产生的市场波动,一旦账上流动资金不足以支撑,很容易遭受经营危机。那么,如果试着采用融资贷款等手段补血呢?这种方法对占据大多数的中小型物流企业而言也不太现实。它们抵质押物有限、数据化程度低、行业利润率低、主体信用不佳,一旦其企业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很难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融资。
不复工没有现金流,同时还面临着贷款、租金、人员的开销,以及设备的折旧成本,复工还要加上水、电、暖、油、员工工资以及餐食的开支,某种程度上损失更大……两难之间,更多的人选择复工:为了现金流,为了活下去。
然而,复工的路上却颇多阻碍,复工四要素:人、车、货、场,困难一个都不少。
02出不来的人
出于疫情防控考虑,各地复工进度缓慢。而随着企业复工审批政策放宽,劳动力回流难,无工可用又将成为制约经济恢复的主要矛盾。而随着企业复工审批政策放宽,劳动力回流难,无工可用又将成为制约经济恢复的主要矛盾。劳动力回流难难在哪?“管死”的疫情防控体系让劳动力输出大省人出不来,一路上遇到封路、封村、劝返等难题;另一方面是输入地接纳外来人口能力不足,导致即使人出来了到输入地要面临居家隔离,甚至无法进入的问题。
03不通畅的路
除了人出不来,物流行业的基础工具——大量的车也出不来。
数据显示,承担我国75%物流货运运输量的货车司机约有3000万名,其中90%属于个体司机,且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地区。受到疫情防控政策的影响,通行困难、封路断流、过度隔离、证件办理等导致返乡过节的车主被困在原地。同时,疫情造成的群体恐慌,也使得一些个体司机的主观出车意愿不高。
近一段时间以来,政府部门出台了系列政策,如保障公路畅通、简化车辆通行证办理、不对司机进行过度隔离、放松进城条件等等为货运出行创造了条件。但全国多处高速路口被封、国道、省道通行困难,造成公司运营网络出现问题;一地一政策,手续时效繁琐,直接导致运营网络区域性中断;对外省车辆采取劝返、隔离等方式,造成全网不少干线车辆不让出、不让进、不让上、不让下……导致物流企业运力缺乏,进而面临复工后效率低下的问题。
04不饱和的货
如果说以上两个困难,物流货代企业可以想办法克服,但没有货源却更多的是客观原因。
可以说,货源是物流企业生存的基础,工厂不开工,物流企业就面临无货可拉的情况。而当前,商贸业、制造业受疫情影响,不能及时复产,市场上货源紧缺,即使恢复生产,防疫措施、工人回流、原材料供应、资金保障等等也得有相当长的一个过程。这就导致物流企业要面临固定成本不变但收入减少的现实,甚至一定程度上成本也在上升。这也让原本就处于淡季的物流企业雪上加霜。
05提前到来的洗牌
综合而言,当下的货运代理企业既面临着现金流断裂的风险,不断上升的经营成本,同时还面临着人员返岗率低、车辆运力不足、场站复工难、整体货量减少等现实问题。疫情之前,中小散乱的物流行业已经开始了淘汰赛,尤其是在资本寒冬背景下。如今,因为疫情的到来,物流行业的洗牌加剧,一批运营能力差、融资能力弱、现金流紧张的货代企业或将倒下。
2020我们一直坚持在从事物流事业的道路上不忘初心,也相信中国的物流在未来会越做越强。威胜物流加油!中国物流加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