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十三 发表于 2019-5-7 15:15:18

“我与印度客户的相爱相杀“

这是我做外贸的第三类客户,传说中的印度人。
从以前最早接触到外贸,到现在经常听到外贸达人分享经验,印度人给我的先入为主的印象就是——不好沟通,不好相处,不卫生,只要best price。直到前年,我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个印度客户。
那天是和公司领导还有几个同事一起商量公司项目的事情,正好到了晚饭时间,外贸部同事说有印度客户要来,于是我们就去饭店先点好菜,等待客户到了。他是一个穿着一身运动装,两个行李箱,一个背包,看上去就是经常出差的一套行头。
第二天一早我去酒店接他,带他到我们外的工厂参观,一整天的接触下来,感觉他是非常的友好,完全没有前辈们说的不好沟通,不过可能没有直接谈到设备价格,所以没出现其他状况。总体印象非常不做的。因为我们的这类产品在印度的市场推广没有还在发展,所以后来设备上没能合作成功。不过我们还是一直保持着联系。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产生合作的机会。
去年,有许多印度的客户都想要咨询我们的一款产品,最后有一家印度客户非常有意向。那次他们负责产品的总经理和采购一起过来的,我和同事陪同一整天去工厂参观生产,洽谈产品细节,因为我们工厂生产把控的非常好,客户非常满意。当天客户晚上有事,故我们约了第二天晚上面谈剩下的细节。客户不吃荤,所以当天晚上我和另一个同事提前准备好素食到达酒店,客户穿的也是很整洁,很有礼貌,晚上谈的也很顺利。我们还约定下次过来,我们邀请他们吃中国菜

客户回国以后,就产品技术参数还有不放心的疑问,客户一直纠结产品其中一个参数-热值,我非常理解他们担心热值高了会对产品有影响,但是我们的产品都是完全符合欧洲标准要求的,这一点我们是笃定的。我甚至专门把汽车百公里加速时间和汽车的造价做了一张对比成本表给客户做解释。可能我的不厌其烦的耐心感动了客户,(我问了同事,他们说从来没遇到过这么烦的客户,我想说的是为什么我每次都会遇到难沟通的客户

)最终他终于下了一个订单,虽然量不大,但是我心里仍然是充满着成就感的。
同时,我也体会到了这位印度客户内心的纠结。不过这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们从来没有用过,初次购买心里不放心是很正常的。
总结
可能我运气好,这几次遇到的印度客户都是爱干净、有礼貌的商务人士,虽然也要求best price,但是没有想象中的糟糕。
不过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印度客户对于产品品质的确比较注重,他们想要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产品,本身无可厚非,毕竟这是每个客户最初的心理诉求。这也提醒我们产品质量是一定要关注的,由不得马虎,客户挑理无非是在质量上,价格可以有商有量,但是要想在日益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商场存活下去,工厂质量是必须要做好的。
大家可以加我扫我头像,一起交流:D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与印度客户的相爱相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