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阿阿阿狸q 发表于 2019-1-7 08:59:22

从标准化到智能化

一个公司要有两本书,一本书是红皮书,是公司的策略,即作战指导纲领;另一本书是蓝皮书,即SOP,标准作业程序,而且这个标准作业程序一定

是要做到细化和量化。

标准化意味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1、同一个业务环节上你的标准化程度越高就意味着你的效率高于竞争对手,也就是操作成本更低,竞争力更强。

2、新人上手速度快,只要培训系统中的操作项目就可以快速的融入企业的业务中,这也就意味着更低的培训成本,和减小人员对流动性带来的冲击。

3、让企业优秀的老业务人员的工作焦点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或者是培训和监督新人的操作中解放出来,更关注于商务沟通与市场策略,系统为他们提供数据支撑,提高销售成交率。

外贸企业可以标准化的操作节点

1、业务流程固化

在企业中需要多人一起完成的一个任务,我们称作协同,也就会产生所谓的业务操作流程,将此流程的传递节点、处理人、处理时间甚至于节点操作规范标准化,操作人员只要关注自己在某个节点上的处理效率就好了,不需要关心流程去哪里去或者是否有流程被自己遗忘了。

2、业务算法标准

业务算法是指如产品报价,订单成本核算等环节进行标准化,业务人员操作时填入几个参数就可以进行标准的业务逻辑计算,这样做会大大降低操作错误和缩短操作时间。

3、打印输出标准

在外贸中会有很多与工厂或者客户交互用的单据,特别是给客户的单据是需要为不同客户个性化制作的,这些单据都可以将格式整理出来通过模板的定义固化在系统中,当需要输出时,业务人员只需要核对数据的准确性而不需要去核对格式,也不用担心会遗忘公司规定的必要说明项目。

4、邮件回复标准

企业可以对公司的邮件签名进行统一的模板设置,也可以将有些特定业务的答复的套路标准化,这样业务员用的时候自动套用即可,不需要公司做了规定,还要认真的监督培训才能保证执行效果。

上系统的过程重点在于“建设”两个字

在企业的信息化应用中,往往被理解为就是把手工的excel表格,或者一个纸质的打印单据搬到系统中去。其实企业信息化是有一个建设的过程,应

该经过流程设计,固化,执行,优化的一个实施闭环,以及持续的优化的过程。“建设 ”就是指围绕企业的经营目标,重新梳理企业的业务流程,利

用系统的处理数据的能力,提升整体的运营效率的过程。

由于标准化是对每个作业程序的控制点操作的优化,这样每位员工都可以按照相关规定来做事,并加以改进。保证了我们日常工作的连续性和相关知

识的积累,也无形中为企业节约了一些管理投入成本。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竞争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更是如此。

topeasyhui 发表于 2019-2-18 17:04:15

感谢楼主的分享,不错!

阿阿阿阿狸q 发表于 2019-2-18 17:09:20

topeasyhui 发表于 2019-2-18 17:04
感谢楼主的分享,不错!

哈哈哈,一起加油进步:lol

topeasyhui 发表于 2019-2-22 16:59:53

谢谢分享,感谢了:):):):):)

xinhangxing123 发表于 2019-2-25 10:01:56

谢谢楼主的分享:):):):):):):):)

阿阿阿阿狸q 发表于 2019-2-25 16:28:55

xinhangxing123 发表于 2019-2-25 10:01
谢谢楼主的分享

一起学习,有需要的话可以联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标准化到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