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贸易情报之阿尔及利亚
本帖最后由 Google优化 于 2012-9-28 14:41 编辑阿尔及利亚位於非洲西北部。北临地中海,东临突尼斯、利比亚,南与尼日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接壤,西与摩洛哥、西撒哈拉交界。海岸线长约1200 公里。北部沿海地区属地中海气候,中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每年8 月最热,最高气温29℃, 最低气温22℃;1 月最冷,最高气温15℃,最低气温9℃。
阿经济规模在非洲居第二位,仅次於南非。碳化氢产业(石油与天然气的统称)是阿国民经济的支柱,多年来其产值一直占阿GDP 的30%,税收占国家财政收入的60%,出口占国家出口总额的97%以上。粮食与日用品主要依赖进口。
资源:石油探明储量约15.4 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居世界第15 位,主要是撒哈拉轻质油,油质较高;天然气储量4.58 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2.5%,居世界第7 位。阿油气产品大部分出口。其他矿藏主要有铁、铅锌、铀、铜、金、磷酸盐等。其中铁矿储量为30-50 亿吨,主要分佈在东部的乌昂扎矿和布哈德拉矿。铅锌矿储量估计为1.5 亿吨,铀矿2.4-5 万吨,磷酸盐20 亿吨,黄金100吨。
对外贸易:原油由国家控制,国营公司垄断经营。1991 年3 月宣佈放开对外贸易。主要出口产品为碳化氢、石油和天然气。主要进口产品为工农业设备、食品、生产原料、非食品消费品等,主要贸易伙伴是西方工业国。政府鼓励非碳化氢产品出口,主张贸易伙伴多元化。
大部分阿尔及利亚人认为中国公司及个人在阿尔及利亚工作,为阿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也是阿尔及利亚向国际舞台开放的一个证明。中国人大多具有较好的技术水平和适应能力,在很短的几年内就适应了阿国的环境、两国的文化和语言差异,并未阻碍中阿两国经贸和投资合作的较快发展。
但也有部分阿尔及利亚人对中国人有抵触情绪,认为中国公司得到了众多工程项目并派来了大量工人,抢占了他们的市场和就业机会。此外,尽管中国工人的工资比阿当地工人高出二至三倍,但中国公司往往不愿雇佣当地工人(当地熟练技术工缺乏也是客观原因)。有些当地人喊中国人“中国佬”或“吃猫的人”(当地很多人认为中国人吃了阿很多猫),对中国人的攻击行为也时有发生,如偷窃和抢劫中国人、向中国公司工地里扔石头等。
有关更多国际贸易市场投资情报请访问:http://bbs.fob5.com/thread-12442-1-1.html ,我们在补充完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