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投资回报率位居非洲前三
(中非贸易研究中心讯)来自《星期日邮报》报道,随着总统穆加贝澄清“国家本土化和经济赋权政策”和津当局着力改善营商环境,今年上半年津巴布韦境内的外商直接投资总值与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一番。津巴布韦投资回报率位居非洲前三
今年初,得益于津境内高利润的投资机会和营商环境的改革,Research Markets 认定津巴布韦的投资回报率在非洲国家中位列前三。这些投资的很大一部分比重来自于一些新晋的对津投资国家,如保加利亚、以色列、巴基斯坦和新加坡。
来自津巴布韦投资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获得津当局批准的投资和合资企业总值为6.09亿美元,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值仅为3.05亿美元。
矿业领域的投资总值以2.64亿美元拨得头筹,这一数值比2016年一月份到六月份之间5000万美元的投资总量有了重大的飞跃。紧随其后的是服务业,吸引到的外商投资资本从去年上半年的6900万美元上升到了今年同期的1.18亿美元。建筑业(1.01亿美元)和能源行业(9550万美元)分别位居第三和第四位。
据悉,津投资管理局颁发了62个投资许可证,预计将创造3703个工作岗位并带来3700万美元外汇创收。在这些投资许可中,采矿业占据了27个,预计带来就业岗位1789个并创收外汇1400万美元;制造业领域目前确定的投资项目为14个,预计创造出358个工作岗位并为津赚取超过50万美元的外汇收入。
津巴布韦投资管理局局长理查德上周向本报表示,在充分了解津经济本土化政策后,外商投资者们对赴津投资的热情高涨,而总统办公室牵头推进的改善营商环境政策也开始取得回报。
2016年,穆加贝总统出面澄清了政府当局推行的“国家本土化和经济赋权政策”,并划分了自然资源领域、非资源领域和保留领域。
总统指出,在执行和遵守这一经济政策方面,投资者在以上这些领域投资时应该受到特殊的对待。
在总统出面澄清这一经济政策之前,青年、本土化与经济授权部长朱沃因错误解读本土化经济政策曾一度威胁要关闭某些领域的企业。
津巴当局日前一直致力于境内的商业环境改善,目前已至少有7项相关法案提交至议会,并等待审议。
中非贸易研究中心分析,津政府进行营商环境的改革并提供有效的投资保护,包括积极参与海外私人投资公司(OPIC)、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解决争端的国际公约 (ICSID)、执行仲裁裁决的纽约公约和联合国国际贸易公约法律(UNCITRAL)等其他的双边和多边协议。津巴布韦对私人投资不受无偿征用提供法律保障。
津巴布韦提供财政奖励,形式有免税期,降低税率,和加速折旧等。按部门、 活动类型、组织形式与投资的地理位置等给予不同奖励。税收优惠政策均同样适用于国、外投资者。(编选:中非贸易研究中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