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跟单 发表于 2017-8-23 09:39:41

为什么那么多外贸企业后悔买海关数据?

标榜海量买家资源的海关数据对急于开发客户,拓展业务的外贸企业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再加上销售的精彩演讲和几个完善的客户信息,足以打动早已跃跃欲试的老板们,毫不犹豫的掏腰包,迫不及待要让业务员们撸起袖子大干一场了。然而,现实却像一盆冷水能瞬间浇得你清醒过来。我们来看看,为什么那么多外贸企业满怀希望的购买了海关数据后却后悔了?
1.1份数据卖给N个人,你有我也有
在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背景下,谁能先人一步把产品触达客户并取得客户的信任,已经成功了一大半,这也是很多外贸企业愿意购买海关数据的原因。但是当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购买了海关数据,同一份数据卖给同行业的多数外贸企业时,海关数据在抢占先机方面的价值也就微乎其微了,结果就是大家都花了钱,你和大部分外贸企业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2.数据≠订单,想要订单,数据只是开始
很多外贸企业的决策者在爽快掏腰包的时候,大多是冲动消费,因为在海关数据销售的刻意引导下,想当然的把海量客户数据和海量订单划等号,但实际上,海关数据只是成单长征路上的一小步。为什么这么说?
现在的客户在各类营销活动的狂轰滥炸下早就对各种开发信、cold call免疫了。外贸行业供不应求的黄金时代造就一去不复返了,同行业企业的不断涌现加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客户们有N多种选择,他们会货比三家,精挑细选出最优卖家。而不会因为你知道了决策者的联系方式就成单。所以有了精准的海关数据之后还是要各凭本事,一步步了解客户需求。
所以如何了解客户需求才是成功获得订单的关键。那么相对来说,现在市场上涌现的以贸立方为首的,为外贸企业获客和客户需求服务的营销自动化软件要更实在一些,至少他们让企业离成功更近了一步,为外贸企业提供客户信息的同时,提供客户的需求等相关信息,使企业迈出了成单路上的关键一步。
3.收货方信息≠客户信息,也有可能是第三方
你得到的海关数据可能并不是真实买家信息,而是他们委托的货代和第三方,所以在得到数据之后,你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联系客户,而是需要对你得到的数据进行筛选,优化等繁复的工作,恕我直言,如果你有这些时间,Google和百度提供的数据可能会更全面,而且是免费的。
也是以上这3个原因,是不少外贸企业后悔购买了海关数据的原因,毕竟价格不菲,但是收效甚微,后悔是必然。而且一开始的满腔热情落空后的失落更让人难以接受。希望这篇文章能为还在犹豫的外贸企业提供些参考。

sinoimextassel 发表于 2017-8-29 17:05:17

作为一个专业的从业者,我认为有必要对数据的使用做些分享。即是为在使用的福友提供一点思路,也是为观望者提供一些参考信息。当然,因为种种原因,以下分享难免会有疏漏及错误的地方,还希望各位大侠指正!

      首先明确海关数据来源,是各国官方统计机构通过收集整理原始关单和提单而得来的。而因为各统计部门(商务部或海关总署等)的职能和国家政策原因,最后对外公开的数据格式千差万别,笼统概括为提单、报关单和流量数据等,而单据内容的详实程度也有差别(有的具体到品名规格,有的是一大类产品等),至于大部分公司关注的联系方式则因为并非官方统计范畴而忽略。以上因素造成了在使用数据的方式方法的不同。

      提单:买卖双方一一对应、包含交易的产品及编码、量金数值(北美、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的提单除外)、交易的日期、运输方式和口岸等;
      报关单:当地国家公司、交易产品及编码、量金、时间、运输方式和口岸等;
      流量数据:交易国家、交易产品及编码、整月交易量金等。

      目前客户比较关注的是前两种数据格式(提单和报关单)。至于流量数据,一般适用于做新市场开发的前期调研(市场容量、中国产品的受欢迎度)、大型公司和政府层面的投资贸易等。在此就不详细说明了,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下沟通。qq2880484136 -备注写一下

提单格式的数据因为包含的信息项比较多,对于使用者来说价值会稍高些。

最直接的找买家就是通过编码(国际通用前六位)或者品名在当地国家的进口数据来查找,检索出来的买家就是实际进口该产品的了,当然因为每个国家的统计原则和方法的不同,通过品名的方式会遗漏部分数据,为了校正当地的录入习惯,可以尝试先录入已合作客户的名称,分析它的品名填写情况,或者通过竞争对手的出口数据分析当地货物描述的具体规则。通过反复的比较参考,你就会对当地的数据统计方法有了基本了解,你再继续查找信息时就会方便自如。

其二,通过竞争对手的公司名称在进口数据项下查询信息,了解他的市场布局,产品结构等,进而指导自家公司在当地的营销策略,并且可以对其合作的客户进行反查,看这个客户的忠诚度及采购偏好,寻找属于你自己的机会。再进一步的话,如果发现这个客户还从其他国家的供应商进同种货物,你不妨到那个国家去查询相关的出口数据,若是这个国家的数据格式是提单的话,你就又会有大的发现了。

其三,就是通过当地进口商的名称来查询了,具体应用同上。

再有就是我们在开发市场时喜欢寻找当地大的采购商进行重点沟通,提单数据中带金额数据的都是可以进行宏观分析的,当地哪个月份的进口量最大,前几名的进口商排名也是可以直观的看到的,在开发这些大客户时对其的供应链和采购偏好的分析会尤为重要,因为其一般都会有稳定的供应商和固定的采购周期,那么在跟目标客户沟通时就要留意其每次的采购详情,口岸有无变化,单价有无调整等细节问题,还有一般的大客户不仅进口还有出口,那么他出口方面有什么特点,有没有突破口等等,这些信息都是可以适当利用的。

报关单除了因少了一项发货商信息,而无法进行竞争对手的分析外,其他方面都跟提单数据类似。

在利用数据方面,不是仅仅找到对应的买家,然后贸然联系就可以了。要知道你通过数据检索到的买家都是近期有过实际采购的,那么他在短期内会不会再次采购,会不会立马换一家供应商,每次的采购容量有多大等,只有通过数据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你跟客户的沟通才能更加有效。

Aileen0919 发表于 2017-9-5 16:30:24

赞楼上!说的好,每种方式都是有长板和短板的,不能一概而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那么多外贸企业后悔买海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