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背后的大卖游戏,跟卖红利消失?
2004年是个互联网行业疯狂的年代,中国互联网还没有BAT这样的巨头。小编还记得张朝阳给了王小川一个不着调的任务:“给你六个人头把百度给老子灭掉”。张老板觉得给几条破枪就足可以撸百度了,根本用不着正规军。站在现在看,张朝阳肯定是脑子进水了。但事实是,那个时候,BAT都还在各自板块中厮杀,没有走出后来绝对的领先优势。如今的跨境电商市场,和十多年前的互联网行业颇为相似:大家身处乱世,都是草莽英雄,不问出身,不用站队,也互不服气——都是跟着平台混饭吃的,凭什么要高看你一眼?有人说,现在跨境电商行业选品为王。选对了产品,不管你是大卖还是小白都可以坐等爆单,手里握着几个爆款就可以像张老板那样疯狂了。于是李思婷(Listing)就成了卖家们的梦中情人。
其实不然,爆款就像一只木偶,疯狂的背后都被一根根极细的线控制着。很多人往往只看到爆款在疯狂的表演。却忽略了那只无形的手。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大卖们是如何运作一个爆款的:
一、选品
打造爆款先从选品开始,大卖们往往会选择比较冷门的产品,有技术实力的直接研发一款新品。比如指尖陀螺、平衡车等,这些产品在成为爆款前都是相对比较冷门的产品。这样做有两点好处:
1、产品比较新奇,生活中不常见,容易吸引买家的好奇心。如果是常用的产品,比如手机、耳机之类的,想打造成爆款就太难了,除非你是苹果或者华为。
2、生产厂家少,货源容易控制。一款相对冷门的产品,生产工厂比较少,大卖只需找到规模最大的生产商,就可以控制住货源。据调查显示:如果一家公司的市场份额超过30%就是行业龙头老大,超过50%就可以形成垄断。大卖们控制好货源之后,下一步的动作就是申请专利、注册商标、市场运作等。
二、市场造势
完成囤货后,大卖开始利用跨境电商平台(亚马逊)、搜索引擎(谷歌)、社交媒体(Facebook)做各种广告,借助外国网红进行宣传造势。在短时间内造成一种产品销售火爆的氛围,小卖们蜂拥而至(亚马逊上不是有一种策略叫跟卖吗?)。买家也受广告和好奇心驱使开始购买。大卖手中的产品迅速脱销,资金回笼。因此,大卖们的产品不仅销售给消费者,还会批发给小卖。
我们举一个例子,苹果公司就是一个超级大卖,他只负责研发和宣传,给全球各地的代理商(小卖)供货。在全球各地开体验中心、旗舰店,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宣传品牌、维护产品价格。所以我们会发现同样的手机,苹果旗舰店的价格往往会比代理商的贵一些。
三、跟卖要慎重
一款新产品在市场前期,多多少少都会爆出一些新问题。跨境电商是面对的市场是全世界,各国的法律不同,尤其是在欧美国家。当一款产品出现问题时,政府就会做出反应,这就是为什么平衡车会下架,指尖陀螺会被封杀。不过,这对大卖来说问题不是很大,因为他已经把肉吃到嘴里了,小卖只有吃亏的份了。所以跟卖要慎重,不光是因为平台变态的规定(比如一言不合就封店的亚马逊),还有大卖们各种坑和雷。
综合起来说,打造爆款渐渐变成了大卖们的游戏,而跟卖的红利渐渐消失。如果只是单纯的跟卖,赚钱会变的越来越难,所以卖家们在选品时多开拓一些新思路。
(编辑:亿恩 王亚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亿恩微信:(enecnews) 每天为您推送最新、最热干货!
声明:转载本文不得修改标题及原文,并保留来源以及原文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索权利。
页:
[1]